书客居 > 印象宜昌 > 回眸中书街(174)

回眸中书街(174)


回眸中书街(174)

        一七四、自己的绿洲

        即便在已经走到整体拆迁的今天,走在开始出现断壁残桓的中书街上,看着那些无处不在的征收标语和征收通知,却依然能感觉到那条承诺保留、但即将旧貌换新颜的街道上依然有一种古色古香、古风古韵。这当然不是来源于那些五花八门的各类建筑,而来自于那幽深的老街小巷,那在夏日的梅雨中默默摇动的泡桐树叶,也来自于中书街那种出奇的宁静,出奇的悠雅,仿佛处惊不乱,让那些很快就会不复存在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柱都依然浸润着这座古城的深厚底蕴。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绿洲,遗忘了就遗忘了,回忆却能够使得那片绿洲重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对我这个虽然祖籍河北易县,却生在宜昌、长在宜昌、老在宜昌,而且说着一口自认为标准的宜昌话的男人而言,宜昌老城就是我心中的那片绿洲,而在六十多年的个人生涯中,中书街法院大院的出生、南正下街那栋木楼的中秋节、新街与墨池巷上十年的朝夕相处、南正街上朋友相聚的欢声笑语、天天穿过艾家巷那天井粉墙的过程就是至深至爱的情感来源,而中书街的每一点变化都留在自己的脑海里。

        六十多年的光景足够让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变成一个虽然还有些神采奕奕、却早就变成秃顶的老翁,也足可以将长江边的一颗顽石磨砺成沙,随着一江春水漂流到海,随遇而安,六十多年的光景对于宜昌这座从夷陵、峡州、东湖演变而来的千年古城而言,不过是时光长轴上的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节点,尤其是在自己翻阅明清时期的那些书籍、史志和史料的过程中,才会领略到“弹指一挥间”的真谛。

        于是,自己就怀着那种对历史的尊重,对那些历史古人的好奇,对那些过去但依然美好的岁月的怀念,一遍又一遍的翻开了那些已经泛黄的书页,在历史长河中徜徉,去和曾经或者赫赫有名、或者没有留下姓氏的那些历史人物亲密接触,也就会惊喜的发现不少前人所忽略、现人习惯照搬而引起的错误,同时因为看的资料太多,虽说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但也从那些浩如云烟的史书中品出了一些味道,就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不可否认的是,宜昌这座城市总是在变,随着时代的改变,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现代元素注入这幅古朴的画卷之中,于是站在三游洞旁的张飞擂鼓台上,可以看见南津关不远处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站在cbd商业区大洋百货的街边,可以看见不远处那个石板溪上十字路口的车水马龙;站在江南磨基山的电视差转站前,可以俯瞰宜昌老城旧貌变新颜;而站在那座已经几乎被削平的挖断山坡上,东站扩展的周边繁华也历历在目,那么,过不到几年,站在重建后的中书街上,看见的必然是塔楼林立、车水马龙,当然,过去的一切将荡然无存。

        处在拆迁之中的中书街如同一位览尽人间风华的沧桑老人,看惯了这个世上苍生万物的挣扎与奋斗,也看多了这条街上的分分合合、爱恨情仇;更是见多了一代名流的灰飞烟灭、普通民众的平凡生活,还有曾经出现在这条街上的单位部门的自生自灭,所以才会有如此的从容不迫,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每天的太阳升起对于现世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崭新的,必须懂得应该自觉地忘记昨天的辛酸痛楚,满怀希望的去翻开新的一页。

        如今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上车睡觉、下车拉尿,拍了一大堆照片,一问什么都不知道以外,关键的是对自己到过的城市不过就是惊鸿一瞥而已,若要想获取那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城市灵魂是不可能的。因为那座城市所展现在游客面前的,不是游客想要看见而是城市想向游客展现的那一部分。要想了解城市的味道,却非要沉下身去,在那座城市的老街小巷生活下来才会慢慢清楚,而中书街的现在则就是这样的一条街道,至于以后的中书街,肯定会和宜昌其他的街道、甚至全国那些现代化街道一样千人一面、毫无魅力。

        所以,有机会的话,在中书街被完全夷为平地之前,还是去看看、感受一下吧。


  (https://www.skjvvx.cc/a/87480/87480889/10091648.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