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基层走访(9)
第二天一大早,林志强便接到了第六公司梨山水泥厂厂长邓启文的电话,邓启文在电话里说道:“林董啊,你们在中原市哪个宾馆住?我们这儿的道路昨天晚上才抢修好,我现在就派人去接你们好吗?”邓启文在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十分的热情,此刻他正为昨天没能及时把林志强等人接回来而觉得很内疚,自己的顶头上司到自己单位来了,自己却因为公路发生山洪而无法前去迎接,本来这送上门的一个拍马屁的机会,如今却白白地给丢掉了,邓启文心里说,这个该死的山洪,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林董事长到厂里调研的时候来?真是气人啊!
后来这时间也没有过去多久,水泥厂厂长邓启文就亲自带着一个秘书,开车在前面给林志强他们带路了,从这个中原宾馆到梨山水泥厂其实并不是太远,开车到水泥厂那里也就是半个小时车程左右,邓启文的汽车在前面引着路,后边是司机小罗开着车后面跟着,路上也没有碰上什么特别的情况,尽管昨晚上才抢修好的道路,但如今这一路上却没有特别的,十分顺利地开进了梨山水泥厂的厂区。
梨山水泥厂是第六公司的一家下属企业,自从水泥厂开始生产以来,那厂里的经济效益就几乎没有好过,当然那厂里生产的水泥因为在运输方面有点脱节,那生产出来的水泥运不出去,这也是主要的问题之一。自从水泥厂成立四年多以来,好在是第六公司的所有的项目部和指挥部在施工方面,需要用水泥的话,都必须要从梨山水泥厂里进,要不然这个水泥厂早就存活不下去了。
而且这厂里职工的收入普遍都不高,现在成了一家让许多人都质疑的企业,很多人认为既然这个水泥厂销售始终上不去,这样拖下去,只会越拖越死的,还不如早点把它给关掉,还可以少亏点钱。第六公司很多任的领导都对当时把钱投到中原市那里建这样的一个水泥厂,都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当时去做什么不好,偏要去做这么一个水泥厂。
但林志强却始终抱着一个这样的态度:但现在就算是再说破天都没有用啊,说这个水泥厂不该建,但现在他已经存在了,莫非你们现在去搞死它?不可能的啊……而现在厂里积压了很多水泥在厂里,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怎么样才能把运输这个问题解决了,只有把运出去的问题解决了,然后再坚持把好水泥的产品质量关,相信问题就不会太大了的。所以林志强就一心想等待有机会把通六县一区的公路修好,可能那销售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但林志强也十分明白,这修路是个慢活,何况现在工程都没有立项,要想等待工程真正上马,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所以现在水泥厂存在的问题,是既现实又残酷的,所以林志强他现在也不和邓启文表态,等回去由班子成员讨论决定可能会好点。
这水泥厂里产值利税一路下滑,逐步由一个新兴的企业变成了一个亏损企业,后来更是处于半停产的状态,大部分员工都无事可做,下了岗。
林志强一行人又走访完了梨山水泥厂坐上返程的汽车之后,林志强的心情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重,从这次的到厂里的调研工作,使他真的感到当时的领导真的存在十分盲目的问题,这个水泥厂不但是在运输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它的销路和产品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厂里的情况都不容乐观,与新兴皮鞋厂存在的问题大同小异。
林志强想,第六公司下属的这些企业好像都患上了同一种流行病,都存在盲目决策、管理混乱、铺张浪费、效益低下的问题,而且发展轨迹和历程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都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凭借国企的垄断地位顺风顺水,毫无阻碍地发展,平淡无奇,没有经历过一点风浪和考验;然后在改革开放,市场放开以后经历挫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所适从,再然后又有一位勇于改革,拼搏进取的企业领导者和改革带头人把企业从低谷中带出来,再创辉煌,达到新的巅峰。
可是好景不长,企业进入顺境后企业管理者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有的甚至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直至把企业家底败光,使企业重新面临绝境。
真所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第六公司下属的这几家企业的命运几乎完全寄托在了少数明星企业家的身上。而且,据林志强所了解到的,中原县的几家国有大型企业几乎都走过了这样一个曲折多变的波浪型的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好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怪圈,始终无法摆脱这种宿命的兴亡周期律。报纸和杂志上经常有专家学者撰文讨论分析这种现象,指出造成国企的这种尴尬现象的原因在于国企的产权不明晰,责任缺位,企业只不过是明星企业家们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驿站,无论干得好与坏最终都得离开它。干好了提拔升官,干不好被免职调离异地为官,无法真正做到与企业生死与共,同呼吸共命运。
因此明星企业家们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短期行为,没有长远目标和打算,更没有所谓的百年大计,这就是导致国企短命,昙花一现的根本原因。
而破解这个难题和顽症的最佳办法就是进行产权改革,明确责任,使企业管理者拥有股权,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从而才能真正做到与企业生死与共,把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从而使企业实现永续经营,长远发展。
但是在产权改革,让企业管理者们持股的问题上也不是没有过争论,有一些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国企是国家的资产,是属于全体国民和整个国家的,不能沦为某个或某些管理者的私人财产。国企管理者们只不过是国企的管家,管家领到了工资和报酬就应该付出劳动和心血,尽心竭力经营管理好企业,这是天经地义的。不能因为管家做好了本职工作,管好了企业就要取主人而代之,从奴仆升格为主人。
国有企业是否都要实行产权改革,使管理者们拥有股权,这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课题,林志强不是经济学家,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但是作为第六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他却必须作出决断,通过改革使第六公司所属企业,陷入困境的国企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这是他作为一个企业的第一管理者的职责,同时也是当务之急。
林志强在结束了对平湖市和平湖地区下属国有企业的调研活动后,又带着公司的部分班子成员等一帮人顺道到中原地区附近的几个乡镇看看,再顺便做做调研工作,因为他早就听人说现在农村里的日子好过一些啦,所以他也想看有没有什么见子打子的好路子,这才带领调研组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跑了好几个乡镇。
林志强要为那个中原公路至临梨公路这个高速公路工程的可行性,也好为自己的企业揽上一个工程做努力啊。
中原市位于东南省中部平原地带,水量丰沛,河流众多,气候适宜,自古以来就是水乡园林,鱼米之乡,曾经是东南省首屈一指的粮棉产地,富庶之乡。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各地都刮起了一股大办工业之风,并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看起来仍然是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但实际上是以工业为核心,以商业为龙头,强调突出工商业,农业处于从属地位,加上国家长期以来对农副产品实行指导价格,农业效益比较低下,更加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们每年种个一亩三分地,收获的粮食留足口粮,销售余粮,再刨去农药化肥,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开支,手里基本上就没有活钱了。有的人在粮食之外再种点棉麻等经济作物,卖了以后换点零用钱。
农村精神物质生活贫乏,年轻人耐不住农村的寂寞,成群结队,拉帮结伙地出外打工,远走高飞,一年回来一次过春节。有点手艺和闯荡精神的中年人也进城打工,或经营点小生意,试图过上城里人的生活。青壮年,有本事的人都走了,村里就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了,因此日渐萧条、冷清。
林志强等人先是到了和政乡,在乡党委书记郭任海和乡长李志华等人的陪同下到张河村里去访问考察。眼下正是初冬时节,树木凋零,田野荒芜,一派萧瑟肃杀的景象。
林志强一行人的车队开到了村头,接到报信的村支书村主任等人飞奔着来了,满脸都是兴奋的表情。别看村支书和村主任都是基层骨干,可是平常打交道最多的还是乡镇领导,一年到头也难得和县里之外的领导见几回面。村支书和村主任都姓张,两人跑到林志强等人面前喘着粗气站住了,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跑动过猛,也许在很少有机会见到城里来的领导,所以面前还有些拘谨,脸孔涨得通红。两人站在那里搓着一双结满老趼、骨节粗大的双手,不知是否该主动伸手和城里来的领导的手。看着那城里领导那一双双白净细腻的双手,又不自觉地在自己衣襟上擦拭双手,像两个因为贪玩而把衣裳弄脏了有些难为情的孩子一样。林志强不禁在心里感叹,还是农村人淳朴可爱啊,农民们是最可爱的人。
郭任海上前为双方作了介绍,林志强主动伸出手去,和张桥村的村支书村主任一一握手,寒暄。
两人都用双手轻轻捧住林志强的手不停地摇晃,嘴里不停地说道:“太好了太好了,林书记您能来真是太好了,欢迎您来指导工作。”
(https://www.skjvvx.cc/a/99644/99644943/29762277.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