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桥首战
晚宴在热闹的气氛中进行,这是东三省,一南,一北,两大抗日阵营的首次聚会,也是李卫东从奉天鏖战之后,第一次和自己昔日的部下,以及那些深爱着自己的女人们的第一次团聚。
所有人都又说有笑,马占山家的女眷陪着周瑾等人,李卫东和一些高级将领,坐在了张桌子上。
齐齐哈尔冬天的夜晚都比较冷,聚会厅里,点燃了七八个大火炉子,把整个聚会厅烘托的热气腾腾,在加上那用盆装载的牛羊肉,使得这次聚会,十分的热闹。
不过,菜虽然不限量,酒却是限量的,每人最多三两,这是李卫东提出来的要求,大战在即,此时,还不是喝酒的时候,这里集中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两军军官,若是都喝的酩酊大醉,那这仗,就没法打了。
一开始有人还质疑李卫东这是小题大做,黑龙江此时可以说是重兵把守,一个多月都没见到鬼子的影子,这难得的喜庆的日子,不叫这些东北大汉畅饮,着实是一件扫兴的事儿。
可是,当一个马占山的副官突然跑进聚会大厅,向马占山,汇报了江桥最新的情况之后,所有的将士,又佩服起李卫东敏锐的嗅觉起来。
“报告马将军,叛军张海鹏,率领三个团的主力部队,已经在江桥南案安营扎寨。”马占山的副官对马占山说道。
众将士一听,立即失去了饮酒的雅兴,急忙站起来,急迫的目光,望向李卫东和马占山二人。
“马将军,看样子,我们的把这些酒,拿到前线上去,和前线的将士们一起饮用了。”李卫东笑着对马占山说道。
“哈哈,好,等击退了叛军张海鹏,我们和有功的将士一起豪饮。”马占山大声的说道。
马占山和李卫东刚走上江桥阵地,马上引起了轰动,这守桥的将士,面临大兵压境,都不免紧张起来,马占山和李卫东的到来,立即给所有的将士,打了一针兴奋剂,这黑龙江省两个最大的官员,都不顾安危,来到了阵地,那这些士兵还怕什么呢。
徐宝珍是守卫江桥部队的最高长官,见马占山他们到来,立即跑到他们身前,汇报情况。
“报告总指挥,工事已经修建完成。我们在阵地前安装了铁丝网,埋设了少量地雷,设置了一些陷阱,并挖宽挖深了战壕。所有弹药也准备就绪,请指示。”徐宝珍对马占山说道。
“先不要开枪,等敌人主动进攻,我们在还击。”马占山对徐宝珍命令道。
十二月十四日,被李卫东的蝴蝶效应拖后的江桥抗战,终于爆发了,张海鹏的伪军抢占江桥南岸,并修筑工事,准备进攻,守军徐宝珍部,也已经准备就绪,只要任何一方,提前打响一枪,那么,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就要载入这里世界的历史进程。
由于此时天黑,所以交战双方都比较谨慎,并没有在夜间发动进攻,双方都隔着江桥,相互警戒着。
冬季黑龙江省的气温异常的寒冷,士兵们爬在干冷的土地上,耐心的等待着枪响的时刻,周围显得怪异的平静。天刚刚有一丝的光亮,忽然,对岸的伪军阵地上“啪”的一声枪响。
随后,双方隔着嫩江,开始了激烈的枪战。
江桥战斗一开始,齐齐哈尔城里的老百姓就动员起来了,男女老少,热火朝天,支援前线。别的不说,单说锅盔。锅盔就是可着锅大小烙的一种大饼。这东西,抗饿,吃一块顶老半天;禁放,十天半月不带坏的;有咸淡,没菜没汤也咽得下。
过了双方试探的交火战斗后,张海鹏就命令自己麾下所有的士兵,一起向江桥发动了攻击。
黑压压的伪军,立即端着枪,向江桥冲锋了起来。
早已等待已久的徐宝珍部、张竞渡部共以逸待劳,奋起反击,血战数小时,将伪军击溃。
这仅仅是开始,这只不过是第一泼的进攻,双方真正的火力还没有展现出来。
由于第一波的攻击,张海鹏的部队伤亡惨重,所以,第一波攻击之后,他立即下令,部队休息。
下午,伪军休息完毕,在次集中优势兵力,这次由督导张海鹏伪军部队的鬼子的嫩江支队长滨本大佐指挥,在重炮掩护下向江桥发动进攻。
这换了鬼子指挥,张海鹏的部队,就不像第一波进攻那样没有章法了,借着炮火的掩护,已经占领了江桥南岸的桥头堡。
双方在嫩江上的这座大桥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死伤无数。
李卫东举着望眼镜,一直密切的关注着双方的战斗,仗,在这样打下去,总不是个办法,要这样耗下去,徐宝珍的这点守卫的部队,用不了一天,就会被炮弹炸光,等那时,鬼子和伪军,就会踏着守军的尸体,把那太阳旗,插在江桥的阵地上。
“马将军,这样打下去吃亏的是我们,换个打法,把伪军放进来,咱们和他们搅在一起,这样,他们的火炮就失去了威力。”李卫东对马占山提议道。
马占山同意了李卫东的建议,立即对徐宝珍下达了命令。
徐宝珍得到了马占山的指示,将敌人放进来,双方在这狭小的江桥之上,立即展开了白刃战,由于近距离接触,张海鹏的炮火,就失去了威力,白刃战,那些伪军的士气,明显不如手军。
战斗至黄昏,张海鹏见没有什么进展,就主动把伪军撤退了下来,江桥抗战第一战,以守军的胜利结束。
第一战的规模尚不算大,可是却震动了全中国,惊动了全世界,惊骇了全日本。从这一天起,齐齐哈尔这座中国最北的省城,成为整个世界的焦点。
中国人的天津《益世报》《滨江时报》《实报》《生活周报》……外国的《每日邮报》《密勒氏评论报》……英、法、德等国纷纷派出记者到齐齐哈尔,这使得,齐齐哈尔立即成为了世界舆论的中心。
“奋勇抗敌,义薄云霄,全国感泣,人心振奋”。这是周瑾稍后发给全国人民的稿子,声情并茂的讲述了江桥抗战第一天的全过程,呼吁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支援黑龙江,支援江桥,支援马占山,支援李卫东。
“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招不回。”这是海伦,向全世界发表的黑龙江守军的宣言,她的这片报到,随后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使得全世界的人民,知道,在鬼子的铁蹄下,东北还有这样一支抗日的队伍。
其他的记者,也向后写出了《真正的中国.军人,我眼中的马占山》。《李卫东在次出手》,《中国两大热血将军的合作》等文章。
通过周瑾和海伦等记者的战地报道,江桥抗战,在一次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轰动。
一切爱国的实业商人,也用自己的行动,无私的支援着黑龙江省,如你现在在上海的街头,你会惊喜的发现,人民的手中,多了一个品牌的香烟,这是上海福昌烟公司特制“李马将军牌”香烟,刊登广告“爱国民众已一致改吸李马将军牌香烟,抽一支,就可以为抗战捐献一分钱,抽一包,你就可以为黑龙江省的抗战,贡献一颗子弹”。香烟广告头一条是黄金荣题写的“军人都学马将军,男儿要当李卫东,横刀李马华夏胆,吓的东洋把家还”。
香烟投放市场后,人们争先恐后去购买,供不应求,许多并不吸烟的人也买几包回去留作纪念,以表达对江桥前线抗战将士的崇敬。
复旦大学组织学生义勇军,其中100多人组成“援马支李团”北上。“援马,支李团”虽然没能到达东北,但是,最后也落脚锦州,在随后的抗战历史上,他们在李卫东的带领下,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上海东南医学院组织“援黑救护队”北上抗日,断指洒血在白布上写下“抗日救国”。
四川省广安县各学校联合举办援马游艺公演,将所得票房收入及捐款汇往哈尔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生为抗日义勇军募捐了一千多元,汇寄到黑龙江。
广东一位不到20岁女青年致电黑龙江省马占山:“今将先人所授遗产二万五千元,电汇麾下,与将士饮战饭,加戎衣,保疆土。”电文竟未署名。
上海《生活周刊》将接到的捐款12万元,汇到黑龙江省抗战前线。
华侨巨商胡文虎声援马占山将军坚持抗日,首次就捐二万元和大量药品。
南洋华侨代表陈嘉庚在新加坡、雅加达、菲律宾募集到大批捐款。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杜月笙、虞洽卿参与募捐。
美国纽约华侨成立了接济东北义勇军筹款会,通过非官方途径把款汇回祖国,中华商会电汇马占山将军30070元,三邑会馆电汇5300元。
菲律宾马尼拉华侨汇一万比索给马占山,1932年1月初,菲律宾华侨又给马占山将军寄来40万美元。马尼拉华侨许敬诚、李永孝等还组织成立了“菲律宾华侨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援会”。
古巴、马来西亚、智利华侨也纷纷汇款,致电鼓励。
…………
在随后的日子里,钱与慰问品源源不断,通过哈尔滨送到齐齐哈尔。
没过几天,昂昂溪火车站上各方面支援的被服、食物和其他物资堆积如山,黑龙江省抗日战争有了物资保障。
马占山本来还愁着,这没有物资的储备,这下子好了,如果这些物资全到了,那么,这些部队,就可以坚守在黑龙江的土地上了。
(https://www.skjvvx.cc/a/87559/87559197/116777603.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