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抗战之浴血大兵李卫东 > 第四百二十九章 长城血战(十)

第四百二十九章 长城血战(十)


古北口长城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东南。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

        北齐天保六年修筑一道自西河起至山海关共1500余千米古北口长城。其中,古北口是重点设防的关口。金、元两代曾对此关口增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起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增修门关2道,一门设于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一门设于潮河上,称“水门关”。

        隆庆元年(1567)戚继光、谭纶开始对自山海关到居庸关(见居庸关及云台)的长城进行大规模改建,古北口长城得到修建。望京楼为该段长城的最高点,海拔986米。

        位于密云县东北部古北口镇,距离北京约120千米,面积84.1平方公里。地处燕山山脉,蟠龙、卧虎两山南面的浅山丘陵区。潮河从北部山谷峡口流入密云水库。古北口地势险要,在山海关与居庸关中段,山陡路险,自古为京都锁钥重地。在京北燕山屏立、峰峦叠嶂中,潮河南来峡谷洞开,所以有平津东北门户之称。

        整个长城防线,古北口至关重要,若是北古口有失,华夏千年古都,将被日寇铁蹄践踏。

        现如今,关麟征负伤,将千斤重担交给了杜聿明,杜聿明不敢怠慢。

        日军主力第八师团全部及骑兵第三旅团气势汹汹地向北平东北大门古北口扑来。面对几乎武装到牙齿的日军,驻守在古北口的东北军六十七军寡不敌众,节节败退,形势万分危急。

        杜聿明立即命令佩剑旅,接替东北军阵地。

        拥有优势兵力和武器装备的日军已兵临古北口关下,正准备全力进攻,守卫古北口的东北军已全部退人口内。在这种形势下,佩剑旅不顾疲劳,立即占领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修筑工事,准备迎头痛击来犯之敌。

        佩剑旅赶到刚刚3个小时,日军便对古北口发动了进攻。敌机成群结队飞来,对我方阵地狂轰滥炸,成串的炮弹落向城头、山沟,炸得城崩岩裂,树断石飞。华夏军队的阵地被吞噬在一片浓烟烈火之中,士兵伤亡极大。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后撤一步,并且击退了日军步兵在炮火掩护下的试探性进攻。

        古北口左右两翼阵地的攻防战仍在激烈的进行。二十五师官兵在代师长杜聿明指挥下,以寡敌众,浴血奋战,顽强坚守着每一个阵地。

        他们又连续击退了日军3次大规模进攻。战至中午,由于伤亡过大,古北口城又被日军装甲车突入,只得且战且退,撤出古北口,南移至南天门阵地。

        当时,一四五团派出的一个军士哨因没接到撤退命令,7名士兵携带一挺轻机枪依然据守在一座小山头上,封锁着日军前进的必经之路。日军以数百人的兵力反复强攻,每一次都被7名勇士击退。

        日军前后伤亡100余人,而7勇士巍然屹立,恼羞成怒的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反复轰击。小小的山头几乎被削平,阵地成为一片火海,硝烟呛得他们喘不上气,烈火烧着了他们的发肤,但这7名壮士紧握机枪,没有后退半步,直至全部牺牲。这种血战到底的精神也使敌人不得不表示敬佩,最后将他们的尸骨合葬在一起,题为“支.那七勇士之墓”。

        日军经过3日苦战,虽然攻克了古北口,但为此付出了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日军心有余悸地称之为“激战中的激战”。经此一战,日军傲气大消,再不敢轻敌冒进,只得大量增加兵力,积蓄力量,准备进攻南天门。而我方二十五师也伤亡4000余人。

        杜聿明对全师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现有的四个团经两天战斗,损失过半,敌人的兵力还源源不断地向古北口运来。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他决定调整部署,把兵力集中到五个高地上,利用有利地形杀伤敌人。同时,他还决定留一个营作预备队,在敌人兵力加大之际,由预备队掩护部队分批转移。

        随后两天,日军第八师团以飞机、大炮、坦克开路,以3000多步兵轮番进攻,杜聿明沉着指挥,官兵们视死如归,毫不退缩,接连打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

        15日下午,守军阵地遭到飞机轰炸,又遭到几十发炮弹袭击,官兵伤亡一大片。4时许,敌人占领了几个阵地,还将杜聿明及司令部包围在关帝庙内。此时,通向各团的电话线被炸断,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而且,关帝庙的屋顶被飞机丢下的炸弹炸了一个大窟窿。

        杜聿明抬头看看窟窿,对七十五旅旅长张耀明道:“我们被小鬼子包围了,佩剑旅和25师,都是校长的嫡系部队,不能被小鬼子全歼,我们要设法冲出去,多冲出一个,就多留下一颗抗日的种子。”

        “我赞同你的想法。”张耀明握着拳头道:“部队分成两块,你带领佩剑旅先撤退,我们旅在后面掩护!”

        杜聿明考虑后道:“我感谢你的好意,此时,咱们整个25师都没有多少兵力,分两批走,犹如飞蛾扑火,还是一起突围吧。”

        张耀明道:“李师长和佩剑旅,那是我们华夏的一面抗战大旗,不能倒下,你率佩剑旅回娘家支援,如今部队伤亡过半,我们25师已经对不起李师长了,咱娘家人不差事,还是你先走吧。”

        杜聿明拉着张耀明的手道:“走吧,只要李师长活着,佩剑旅永远不会倒下,咱们兄弟要生生在一起,要死死在一起!”

        这时,从屋顶的大窟窿里飞来一颗燃烧弹,顿时屋内大火熊熊,烟雾弥漫,什么也看不清了,杜聿明吼叫道:“弟兄们,不怕死的跟我冲啊!”

        卫兵在前面开路,杜聿明和司令部的十几个人冲出门外,边走边打,子弹在左右身后“啾啾”地直叫。

        他们跑到第七十五旅的阵地上,架起电话机,同各团联络,得知敌人攻势很猛,官兵伤亡很大。杜聿明下令后撤到预备阵地。这时,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杜聿明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研究结果,部队伤亡再大,只要有一个人幸存,都要坚持战斗到底。

        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杜聿明调整了部署,师部设在南天门,各旅以南天门为中心进行守备。佩剑旅在南天门右翼防守,第七十五旅在南天门左翼防守。各部按指定区域调整以后,杜聿明觉得部队已战斗三天,粮弹消耗很快,有的部队已无米下锅。于是,他给密云的徐庭瑶军长打电话,要求粮弹支援。

        徐庭瑶很快回答说:“我这个军长现在成了你的后勤部长,你不说我也会派人送去的,黄昏时刻已派五辆卡车送粮食给你们了。”

        徐庭瑶放下电话,考虑到第二十五师已伤亡大半,不能再叫这支部队继续撑下去了,虽然杜聿明不叫苦,但作为军长,自己也应为这支部队的长远发展着想。于是,他重新拿起电话,对杜聿明说:“你们师的战斗任务已经完成得很好,为了让更多的部队参加作战,摸摸鬼子的作战特点和规律,我马上要第二师去接替你们师的防务。”

        师长黄杰带着第二师连夜赶到了古北口,接替了第二十五师的防务。第二十五师开始来古北口时,有两万余人,现在只存3000余人了。官兵们的军装已经被撕破,半是灰土,半是血污的棉花,在冷风吹拂中抖动着。有的士兵跑到杜聿明面前,要求留下来再战,他们坚持说:“我们来古北口之前,就做好了死的准备,现在鬼子还没消灭光,我们请求留在这里再打几仗!”

        杜聿明十分感动,他劝大家说:“弟兄们,仗有你们打的,你们还愁打不到鬼子吗?也许两三年都打不完的。我们回去后,休息好了,吃饱了,喝足了,养好了精神再打不行吗?”

        这样,在杜聿明的劝说下,官兵们掩埋好同伴的尸体,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阵地。

        奇怪的是,当杜聿明的第二十五师撤走后,日军就再也没有向古北口发动新的进攻,黄杰第二师就在南天门与古北口之敌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其实,这时日军也感到伤亡太大,部队十分疲劳,继续打下去很难获胜,所以,决定暂时休战整顿。

        1933年,3月19日,迁安县榛子镇,王以哲第六十七军军部。

        王以哲率领手下众将校,站在军部门口,迎接李卫东的到来。

        不一会儿,远处一匹战马奔来,王以哲强挤出笑脸,迎了上去。

        李卫东拉住缰绳,骑在马上,用目光望着王以哲。

        王以哲抱拳笑道:“欢迎李将军,李参谋长来我六十七军指导。”

        李卫东用马鞭指着王以哲道:“王将军,可记得你是哪里人吗?”

        王以哲道:“怎能忘记,我是东北,哈尔滨,宾州厅人。”

        李卫东又道:“王将军,可记得九一八否?”

        王以哲一听,顿时脸腾的一下红了起来。

        九·一八事变前,王以哲的第七旅官兵每天进行例行的工作,很少有其他事情可做,驻太平防,大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之势;各级军官讲究吃喝穿用,摆阔气,毫无警惕性可言。

        所以在九·一八事变当时,王部官兵毫无准备。之后虽然拿起武器,但在不准抵抗的命令下达以后,各级军官只好忍气吞声地挨打,受到惨重牺牲,最后不得不“弃甲丢盔”离开北大营,而置3000万同胞于不顾,狼狈进关。


  (https://www.skjvvx.cc/a/87559/87559197/116777384.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