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张发奎的神袍
大家都知道北伐时期有个铁军,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这支铁军的军长张发奎。
张发奎在北伐时期就是主力部队的军长,然而因为那场因为组建H军的事件,部队被抽走两万多人,因而元气大伤。
之后又因为反蒋,流落国外。
最终因为抗战又回到了部队。
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是8月14日赶到奉贤南桥进驻他的司令部的,他负责浦东防务。
脸色黑红、身板结实的广东将领虽然没有高大魁伟的身躯,但嘴唇上一撮短短的小胡子和严肃而果断的个性给人一种威武和强悍的感觉。
41岁的铁军将领已经有了25年的戎马生涯。自从武昌起义后投入广东模范团当兵,他讨袁援闽、北伐反蒋,纵横驰骋威名扬,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国民D军中声名赫赫的上将,张发奎无愧为“铁军英雄”。
他是7月21日接到蒋光头关于“预期于淞沪作战之积极准备”的紧急命令的。当时,他任苏浙边区绥靖主任,驻在浙江的嘉兴,正在负责构筑乍浦至嘉善到西圹镇一线的国防工事。
对于抗战,他态度强硬。卢沟桥枪响以后,张发奎义愤填膺,他向南京ZF表示:“如果这次再不能对日作战,那么我决定入山为僧,今后永不问世事。”
民族的仇恨,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5年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仍历历在目,当时他没有兵权,他只是协助指挥军事的高参,面对气焰万丈的日军畏首畏尾,一纸屈辱的《淞沪协定》结束了这场正义的民族战争,他觉得悲哀,作为铁军将领,他无颜见国人家人!
终于有了一洗耻辱的机会,张发奎立即从国防工事工地回到嘉兴,他思考了两种行动方案:一是搜集资料,判断战争的进展和推移以及缜密部署和做好一切战备工作;二是如何发动民众激发爱国热情和引导意气行动,使民众的抗战热情成为抗战的力量。
张发奎十分重视利用民众的力量,这在国民D军将领中是不多见的。
南桥是奉贤县的所在地。张发奎把司令部设在这里,自有他的考虑。这里东临长江入海口,南见杭州湾,西靠松江,扼守着上海东南的要道,除了协同左翼军和ZY军的作战,他必须密切注意日军从杭州湾侧翼的偷袭。他所属的右翼军即第8集团军有3个师1个独立旅和1个炮兵团。不久,又有第10集团军归入序列。他是个顾大局的将领,当左翼军战况吃紧时,他毅然命令阮肇昌的57师前往增援,李崧山的55师移往上海,刘尚志的56师推进至松江附近。作为一方将领,为了战役的胜利而支援和策应友邻,那是一种武德。
张发奎防区的正面是黄浦江对岸的虹口和杨树浦。隔江相望,那里战火冲天,杀声动地。江面和沿江的码头上,停泊着许多日军舰艇。浦东沿江岸原有日华纱厂、日清公司、邮船会社和新三井码头及老三井码头,都是日本海军的粮库、煤库、弹药库和材料仓库。守军一到,当即将守仓库的日军歼灭,将军用物资搬走,山一样的大煤堆,燃烧了三天三夜!
当王敬久的第87师和孙元良的第88师在浦江对岸开始血战的初期,张发奎正组织民众和部队在浦东构筑纵深的各种工事。浦东几县行政区划属江苏省第三区,张发奎召来区长王公玙。王公玙从松江赶来,他们熟悉。按照战时的体制,地方官员兼任军队职务,王公玙已兼任第8集团军总司令部的政务处长,张发奎命令他两件事:一、封锁黄浦江及沿海各渡口和港口,没有总部的核准,绝对不许通行。黄浦江上的船只,必须靠右行驶。电报电话无线电,需派人严密查察管制。二、发动民众迅速构筑工事,挖战壕,修掩体,务求早日完成。
“这样一来,你训练的国民兵,都用上去了,相信一定会做得非常出色的!”张发奎笑着说。
现在,正是使用几十万国民兵的时候了。
每天,日军的侦察机飞临浦东,看到的是几十万民众构筑工事的热烈场面,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据外界传道:“浦东有60万雄师。”
其实,作为第8集团军在淞沪抗战中最出名的只是6门“卜福斯”山炮。
这6门炮被上海人称为“神炮”。
“卜福斯”山炮是瑞典造的。炮厂代表龙贝格专门来华夏向蒋光头推销这批武器。为了扩充华夏的炮兵,1934年,南京ZF准备购买山炮和高炮。看了照片、图样和说明书,许多人要求先试行射击。
汤山射击场来了150多人。军政部、参谋本部、炮兵学校、ZY学校等机关院校都派人参加。何应钦、朱培德、俞大维都应邀到场。
“卜福斯”炮厂的代表龙贝格是欧洲有名的炮兵射击能手。试射开始,只听一声令下,弹无虚发。一连试放了几十发炮弹,百发百中!
射击结果证明:杀伤力强、*作灵活、移动轻便。当时就订购了75毫米口径山炮260门,高射炮24门。
可惜,“卜福斯”山炮的口径不大,因而杀伤力也有限。浦东的山炮阵地在洋泾。为尽量发挥威力及避免日军空军的轰炸,炮兵们在黄浦江对岸的基督教学楼顶设了一个秘密的观测所,通过海底电缆的通信报告目标方位、修正弹着点的偏差。
山炮射击的时间,大多在黄昏和夜间,白天隐蔽伪装,各炮移动到竹林中或沟渠内插上树枝,始终不让日军发现我方的火炮阵地。
开战初期,浦东炮兵每天都瞄准黄浦江上的“出云”号开炮,因为距离近,目标大,差不多弹无虚发。有一次,我方的炮弹击坏了“出云”号的推进器,日军整整修了三天!但大多情况下虽然炮弹命中了敌舰,但穿不透铁甲,只是一种声势上的示威而已。
8月31日凌晨,八架敌机突然飞到吴淞江岸,丢下30多颗照明弹,把天地之间照得透亮。当然,守军阵地也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炮口下。接着,又飞来30多架轰炸机,把吴淞守军阵地炸得如犁耕地似地翻了几遍,所有工事被炸毁。飞机轰炸后,2000多名日军发起冲锋,守军第六师无法抵抗,不到一小时,日军占领了吴淞。
日军占领吴淞后,向北扩大战果。到了宝山,他们遭到守军第十八师的阻击。十八师在这里组织了四道防线。敌人夺取宝山不到一小时,十八师又一次发起反击,重新夺回了宝山,一时敌我双方形成了拉锯战,占领,失去,失去,又占领,拉锯似地有12个回合。守军每一次夺回,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9月2日上午10时,日军的一艘小火轮满载士兵,携带武器,开到陆家嘴江面后,用小摩托艇分载了六七名日兵,向陆家嘴拐弯处的春江码头开来。艇未停稳,一阵暴雨般的机枪立即扫倒了几个日军,摩托艇只好鼓浪逃窜。这时,对岸三菱码头上的日舰向我守军炮击。浦东炮兵沉着不睬。满载日军的另一艘小火轮再次朝春江码头冲来,正当日军停靠上岸时,又是一阵雨点般的机枪横扫过去,当即有一些日军中弹落水,小火轮逃离岸边后,在江中心拐了一个弯,再次企图登陆。
春江码头附近停泊着不少英国、美国.军舰,日军小火轮不敢靠近,盘旋多次,不敢登陆。江上舰艇的火炮,开始向浦东猛轰。
春江码头附近的帆船和轮船,被日军的炮火击中,一时烟火弥漫。此刻,张发奎命令浦东大炮全力还击,他自己在阵地上亲自指挥,听着隆隆的炮声,亲见火龙般的炮弹在敌阵中爆炸,是一种快感。
“卜福斯”山炮朝着虹口日军据点和黄浦江上的日舰猛烈轰击。日军不甘示弱,一边用大炮还击,同时出动飞机侦察。浦东炮兵一鼓作气,炮弹像雨点般飞入敌阵。在外滩观战的中外人士不断地欢呼鼓掌。
当天的《申报·夕刊》登出消息:今日上午,日军小汽艇载若干日军士兵至浦东突击窥探,我方开炮还击,双方炮击甚密,隆隆之声,全市清晰可闻。我方仅陆家嘴祥生修船厂一带弹着起火,焚毁民房多幢。而我方之炮火,则算得异常准确,敌杨树浦、虹口之阵地,多处着火。12时许,外滩黄浦路日领事署,被我炮队叠发大炮多响,射中6炮,烈焰飞扬,火势甚炽,留守在该署中的日军数十人死伤,损失殊巨。
被浦东守军击溃了的日军,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反扑。下午3时,一艘挂有英国米字旗的运输舰靠近了浦东新三井码头,华夏守军337团的士兵认为是英国舰艇,没有攻击。等到一靠码头,舰里冲出了300多日军陆战队员,一边冲上码头,一边用枪弹扫射。与此同时,敌机在浦东盘旋轰炸。
驻军第1连官兵猛烈还击,他们依靠工事掩体,与强敌展开激战,半个多小时后,日军渐渐不支,只好退回运输舰逃之夭夭。这一战,击毙日军20多名,1连伤12人,阵亡1人。
第330团阵地前方是日军的海军码头,码头上煤堆如山。对岸的日军凭借舰艇和飞机掩护,常来偷运煤炭。团长焦长富下令:“炸掉趸船,破坏码头!”
当即一批水性好的官兵潜入江中,先用钢钻打洞,但钢板太厚,只好向警备司令部炸药爆破,结果发下来4个水雷。夜深人静时,工兵营附带着20个人潜入码头,在一号和二号泊位各放置一个。安放完毕,下令起爆,霹雳一声,惊天动地!日军不知怎么回事,探照灯如同白昼,炮弹一排排飞来,在炸毁的码头上腾起浓烟和水柱。
浦东的炮兵为华夏军队大壮声威。各报记者纷纷来采访报道。炮兵营长引着新闻记者在隐秘的竹林中参观“神炮”,介绍炮战经过。摄影记者拍了照片。
第二天一早,《时事新报》率先图文刊载。“坏了!坏了!”张发奎一边看报,一边连声长叹,“这是不该泄露的军事秘密!”
果然,中午日本出动多架飞机,将洋泾一带的竹林全部炸光,连附近的民房也损失惨重。侥幸的是6门“卜福斯”依然无恙。事后,炮兵营长被撤了职,新闻记者也受了处分。
张发奎咽不下这口气,他要炮兵实施报复。炮兵旅派第2团团长孙先芝执行,并请德国顾问协助。
任务是奇袭日军的飞机场。孙团长和德国顾问比格尔一起研究,他们是好朋友。侦察完毕,决定炮兵阵地设在浦东江边英美烟草公司大楼的东南,夜间10时将8门“卜福斯”推入阵地。
日军机场在浦西原高尔夫球场,经常停有30架左右飞机,大多是轰炸机和驱逐机。据侦察,每天拂晓前,机场电灯通明,从开灯到飞机起飞,中间有50分钟时间。
炮群静静地等待着,弹已上膛,每门炮准备了100发炮弹。炮团的“卜福斯”山炮是75毫米口径,最大射程达9,000米,1分钟可发射25发,这是当时最先进的大炮。
突然间,对岸不远处亮起了一片灯光。3分钟后,一声巨响在机场上引起一片混乱。没有等到日军清醒过来,排山倒海的炮弹在机场上爆炸!从第一发试射到800发炮弹全部打完,只用了8分钟!
打完炮弹,孙团长指挥炮群立即转移。就在“卜福斯”离开不久,日军陆上和江上舰艇的火炮一齐射来,日本空军也出动水上飞机实行狂轰滥炸。炮战激烈地进行了一个上午。
事后得知,这次奇袭,日军的飞机被击毁了5架,伤了7架。
由于及时转移和隐蔽,浦东守军伤亡极小,只有几间民房被炸毁。
张发奎摸着鼻翼下的一撮小胡子笑了。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一次又一次给张发奎打电话:“传令嘉奖!”
对这些山炮,张发奎十分喜爱。他感叹的是数量太少和口径太小。
张发奎考察过欧洲和美洲。他先在英国、德国和法国考察军事,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他大开了眼界,新的装备和新的训练方法大大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伞兵、装甲兵等技术兵种的表演使他激动和振奋。接着他又去美国考察,回国后,张发奎感慨万千:“见闻益深,耳目一新,真是胜读万卷书。”他道:“过去的平面战争,已进步到立体战争了,无空防即无国防。”
出国之前,张发奎是自信的,他相信武力万能。他认为华夏只要有十个八个像他这样的第4军的“铁军”,就能与列强争雄。
确实,1927年是辉煌的。6月,GM军到达河南。张发奎的第4军在漯河南岸与东北军隔河对峙,铁桥上机枪密布。张发奎下令以连为单位挺身冲锋,一个连一个连的兵士冒着弹雨踏着尸体奋勇向前,前仆后继的人浪冲锋使守军惊心动魄,竟丢了武器仓皇后退。漯河一战,第4军威名远扬!
说到第4军训练有素,张发奎有他的带兵之道,他道:“这个太简单了!太简单了!一句话,只要带兵的长官不爱钱就行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张发奎既是有感而发,但心中也有愧疚。因为他出国考察,用了第4军的公积金10万元。虽然是干部会决定通过的,但他觉得这是“喝了兵血”。他道:“我心里有了歉然之情,我的精神已非圣洁,我无法原谅自己。这个时候,我再也不忍心命令士兵效死了!”
在法国,张发奎参观了部分国防工事。面对坚固的阵地,张发奎突然领悟到了什么,他产生了一个新的军事观念:“国力不只是武力,国力是智力和经济力。而智力和经济力,都源于政治。没有良好的政治,哪里会有武力!”
要是10年前能明白这个道理,张发奎就会是另一种人生了。那是1927年的8月1日,他所在的第4军25师跟着华夏GCD前委书记周先生参加了南昌起义。当时,张发奎又是阻挠,又是追击。起义军退出南昌后,他用武力镇压起义群众。此后,他在广东与黄绍竑明争暗斗,对李济深施加政治压力,为权力争斗费尽心机。
周游欧美改变了张发奎的人生观念,也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他在南京见蒋光头时,坚定表示:“今后华夏的出路,唯有抗战之一途。”蒋光头应许他为“日后抗战充先锋”。
张发奎没有其他将领那样的浴血苦战和废寝忘食。他的防区相对安宁,因而,他一袭短装,不是骑马打猎,就是挥动那个从欧洲带来的网球拍子。随从们为注意他的安全多次忠告不要随便外出,他却两眼一瞪:“身为军人,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说也奇怪,身经百战的张发奎,在枪林弹雨中身先士卒,身上却没有一处伤疤,连皮也没有擦破过一点!
(https://www.skjvvx.cc/a/87559/87559197/11677729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