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宜昌中心(1)
我在宜昌中心(1)
▲清代东湖县城沟渠分布图上的中书街
《说文解字》中称:“街,四通道也”。指前后左右都能通达的即为街;“巷,里中道”。就是连接街的下级单位。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在这次环南棚户区改造中将被重建的中书街就是代表之一。因为那条贯通献福路与学院街的老街与以下的小巷息息相关:童家巷(元亨街-中书街);汪家巷(汪家一巷-学院街);汪家一巷(汪家巷-中书街);汪家二巷(汪家巷-中书街);河水巷(献福路-横巷)。
原来的宜昌城不大,城墙是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由在唐代夷陵旧城的基础上修砌而成的。城垣高二丈二尺,周围八百六十三丈,占地一千二百亩,可惜连扇可以昼开夜合的城门也没有,所以才有“铁打的荆州,纸糊的宜昌”之说。直到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对宜昌城修葺宜昌城,这才开始有了城门,才有了我们现在依然耳熟能详的大东门、大南门、小南门、中水门、镇川门、小北门、大北门。找支笔,在地图上将这些城门连在一起,就是当年的宜昌城。
始建于明代的宜昌城内虽说有40多条街巷,可和我们想象的现代街巷截然不同,除了狭窄,还很龌龊。“城内街道都很狭窄,闹市区之外的街巷还很污秽,人走拥挤,车行冲撞,紊乱不堪”。“低则是水窟,高则是土山”。加上天高皇帝远,又是临近夷人(如今的土家族)之境,任职的官员不是被贬来的(如欧阳修),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如白居易)。
在时任县令欧阳修的眼里:“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宋代的宜昌不过就是一两千户人家的“少、边、穷”、“陋、古、荒”的沿江小城。好在有了被高高城墙围住的宜昌城,也就有了最初的大街小巷,以及最初“两直两横”的交通格局(与长江平行的为“直”,与长江垂直的为“横”的街巷。
其中有一条横街从府署前到中水门:北为星街,再北为墨池巷,通东正街。南为桐树巷,通学院街。巷中又有小巷通龙王堂。再北为半头巷,再南为中书巷,通红土地庙横巷。再过大十字街,至县署大门前。南为艾家巷,通天官牌坊。接着再往下走,北为白衣庵街,南为太平街。到了清代,宜昌城内的主要街道变成“三纵三横”(南北朝向为“纵”、东西朝向为“北”):其中的一条横向街道即为太平街(已消失)、墨池巷(已消失)、中书街、杨柳巷(即将消失)。
大家发现没有?中书街恰好就在宜昌中心!
(https://www.skjvvx.cc/a/87480/87480889/1009154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