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综穿紫宸 > 第108章 嘉佑二年科考——千年“龙虎榜”

第108章 嘉佑二年科考——千年“龙虎榜”


自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和卓越智慧,成功地缔造了华夏大地上,首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封建帝国统治时代。
  自那时起,历代王朝似乎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循环:它们先是经历千辛万苦实现大一统;继而蓬勃发展,迎来盛世繁华;但最终却难逃衰败与覆灭的命运。
  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宛如一个无法逃脱的魔咒,困扰着无数后人。
  每个新王朝在建立之初,无不怀揣着开创千秋伟业的雄心壮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问题逐渐浮现。
  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外部侵略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些曾经强大无比的王朝走向衰落。
  尽管如此,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前进。每一次王朝更替,都是对前一朝代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见证。
  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能选出帮助自己更好治理国家的能臣干吏,可谓是绞尽脑汁,变革不断。
  先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风骚一时,再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使世家门阀如春笋崛起。
  直到隋朝开始采用考试的方式,以才学的高低,通过公平竞争来选拔人才,才终于确立了科举选官制度。
  科举考试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立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期间一直都是朝廷任选官吏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沿用了近1300多年,纵使历经千年,朝代更迭,它始终被保留生机不断。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历史上很多的能臣名相、名垂青史的文学大家,多半都是通过这一途径入仕为官。
  若说这一千三百多年以来的科举考试,哪一次科举所取之士质量最高?
  那毫无疑问是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  1057  年)举行的那场,堪称千年科举考试第一榜的科考了!
  这次科举之所以如此声名远扬、备受瞩目,并不仅仅因为它发生在北宋时期有名的仁德之君统治之下。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场科举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为了后来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影响深远的人物。
  这场科举不仅有着像欧阳修这样的政界精英,文学界泰斗做考官,还有以宋诗“开山祖师”着称的梅尧臣负责点检。
  唐宋八大家中更是有五位参与其中,虽说苏洵未能得中,可这场科举一科得九相的高质量,也可谓是千年独有了。
  可以说,宋仁宗嘉佑二年的科举,不仅见证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们追求功名与理想抱负的热情与执着,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段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佳话传奇。
  榜单一经公布,就轰动了整个东京城,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门两进士的苏轼、苏辙两兄弟,还有林希、林旦兄弟,王回、王向兄弟等。
  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程颢、张载这两位着名的理学家得中同榜进士外,曾巩、曾布、曾牟、曾阜更是创造了四兄弟同科及第的神话。
  垂拱殿中,主考官欧阳修将草拟的会试名次表,以及试卷交给赵祯后,就安静的站在下面。
  赵祯端坐在上首,手中不断翻阅着此次科考一榜和二榜进士的文章,因为操心前线战事而长时间紧锁的眉头,也慢慢地舒展开来。
  他一边阅读着这些文章,一边微微点头表示认可。心中暗自感叹:“我大宋朝人才济济,有如此之多的有志之士,何愁不能繁荣昌盛?”
  随着阅读的深入,赵祯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这些文章或慷慨激昂,或婉约细腻,或诙谐幽默,各具特色。
  看完章衡、窦卞、罗恺三人的文章,赵祯不禁拍案叫绝:“妙哉!此等佳作实乃罕见,当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他心想,若能让这些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必能为国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此时此刻,赵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他相信只要给予这些士子们足够的机会与平台去施展才华,定会让大宋更加繁荣富强,太子以后即位,也不会无人可用。
  于是他决定一会儿要亲自召见那些表现出色的进士们,并委以重任,为接下来的变法好好做准备……
  待读到苏轼苏辙兄弟俩的文章后,激动的道:“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赵祯看完所有中榜之人的文章后,想到远在千里外战场上拼杀的儿子,他微微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
  过了一会儿,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张茂则,似是在轻声问,又似在自言自语:“茂则啊,你说我若让太子早点回来即位,他会不会体谅我这个老父亲早点回来?”
  张茂则听了官家的这话,实在不敢张口,一时间额头上沁满了汗珠。好在赵祯也没指望他回答,很快就自己哄好了自己。
  “唉,还是算了,我儿志向远大,我这个做父亲的虽然没什么太大的能力,但帮他稳住大后方还是可以的。”

  张茂则听到官家这么说,偷偷的松了一口气,趁着管家看主考官们拟订的此次科考名次的箚子时,偷偷的用袖子蹭了蹭脸上的汗珠。
  又过了半个时辰,眼见着天色已然不早,张茂则看了看殿下站着的众位相公,赶紧上前轻声提醒道:
  “官家,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间,您还是先歇息歇息吧,若太子殿下知道您如此不顾自个儿的身体,肯定又要担心了。”
  赵祯本不想理会,可听到张茂则提到太子,心中一暖,看着儿子以前经常坐着的位置恍惚了一瞬。
  他停下手中的笔,微微叹了口气道:“也罢,今日就先到这里吧,诸位相公也先回去吧,剩下的我们明日再议。”
  说罢,他缓缓起身,不着痕迹的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躯。
  张茂则见状,连忙上前搀扶着赵祯,关切地问道:“官家,您近日为国事操劳过度,可要保重龙体啊。”
  赵祯摆了摆手,笑道:“无妨,朕就处理了这么点儿政务,能累到什么,真正辛苦的还是我的宗和。若不是担心你这老货给太子告状,让太子在战场上还要为我操心,剩下的这点儿事儿,今天怎么也得将它给办完喽!”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向寝宫。途中,赵祯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对张茂则说道:“对了,待会儿派人给太子妃送点儿东西过去,让她好好宽宽心。”
  张茂则早就习惯了往东宫送东西,虽然太子殿下如今不在宫中,官家让他去东宫的频率减小了不少,但还是隔三差五的得往太子妃那跑一趟。
  因此等伺候官家用完晚膳后,他便熟练的去官家的私库里,挑了几样太子妃这个年纪适用的东西,亲自送了过去。


  (https://www.skjvvx.cc/a/82620/82620322/15151408.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