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淮西vs浙东
【那这丹书铁券有什么功能吗?】
【从朱元璋对徐达的话里,我们找找答案。】
【朱元璋说了,除谋逆外,功臣本人免死三次,子孙免两次。】
【希望你能告诫子孙世世代代,为国良臣。】
【高而不危,满而不溢。】
【才能长守富贵啊。】
随着旁白的叙述,天幕之中,再一次显现出原书内容。
对于古人而言,还是这样的书面文字,更好懂一些。
不少人都是连连点头,本就该如此。
“若是永生不死,那岂不是什么罪都能犯?”
“这样才对,所以有功单论功,有罪论罪。”
“免死三次已是大好处了!”
“如此皇帝便也有信有义。”
“丹书铁券不能用,那也是前朝之事吧?”
“若是真要过河拆桥,哪还需要丹书铁券,多此一举。”
【这可太厉害了。】
【别人都是一条命开局。】
【功臣们这是上场三条命啊。】
【李善长更厉害,有两本丹书铁券,这就是六条命。】
【一众功臣们手捧丹书铁券,笑的别提多开心了。】
【如果有相机,真该给他们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
【因为亢龙有悔,物极必反。】
【从这一刻开始,往后的每一天,对功臣集团来说,都是下陂路。】
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显现在天幕正中:
【淮西vs浙东】
【看到这儿,大家会不会有个小疑问。】
【怎么功臣排名里。】
【没看到大名鼎鼎的刘基,刘伯温啊。】
【有啊。】
【浙江青田人刘伯温排在二十八侯之后。】
【仅被封为了诚意伯。】
【诶,聪明的小伙伴发现问题关键了。】
【刘伯温不是安徽人。】
【没错,朱元璋也是安徽人。】
【说白了。】
【功臣里面名列前茅的,都是朱元璋的老乡呗。】
【朱元璋的这批老乡团。】
【被称为淮西集团。】
【当时流传一句诗。】
【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随着旁白的这一番念诵,天幕正中显现出一行字,正是的旁白所说,不过下面又多了作者。
【贝琼《秋思·其一》】
【明初朝廷是淮人的天下。】
【从两眼泪汪汪的老乡情。】
【演变成排外的政治打压。】
【是明初独特的政治特色。】
【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被压制的有多惨呢?】
【数字为证。】
【刘伯温岁禄240石。】
【而李善长呢?】
【4000石。】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又有疑问了。】
【你到底记不记得住,你是来讲胡惟庸的啊?】
【好了,好了。】
【在淮西、浙东两党的斗争夹缝之中。】
【胡惟庸要出场了。】
漫长的前情过后,天幕正中缓缓弹出三个大字。
【胡惟庸】
【明朝开国有两位丞相。】
【左丞相李善长。】
【右丞相徐达。】
【明朝丞相封左右。】
【左丞相节制右丞相。】
【说白了。】
【左丞相李善长。】
【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为什么丞相分左右?”
“简直闻所未闻。”
“如此分散权力,最后却还要有一人权力更胜,那和一个丞相有何区别?”
无数位面,许多不知这种体制的人,纷纷发出疑问。
这样的优势究竟在何处?
不过比起关心权力的高官们,平民们的共鸣则不同。
“原来在大官里面,也会看老乡啊。”
“还以为只有俺们才在意,是哪个村子出来的。”
“大官跟我们也没什么不同嘛。“
后世的视频,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让愚昧无知的平民们,也知道了不少官场之事,这可比听说书有意思多了。
毕竟说书人之中,大部分是胡编乱造,没有多少可信之处。
虽然视频也许有所错漏,但总比说书人说的要好听,而且还有画面在天空中来去。
平民们所思所想,都不过是看个乐子,但地位相同相似的官员们,看到的却是镜子。
天幕之中,弹幕滚滚。
“李善长是泥腿子?当年他可是滁州代表,出门迎接朱元璋的!”
“朱就是个心胸狭隘的死变态!”
“明初150个功臣,作死的和被作死的连累的,杀了26个。”
“网友们不分青红皂白,把那些战死沙场的,和自然病死的功臣们,也都记在朱元璋的头上了。”
“最早的丹书铁券,实际上叫丹书铁契,一个字的改变,让这个东西充满了交易的意味,说是免死券,不如说是催命券。”
“钱家真的很厉害,历朝历代都有名人。”
“老钱家的丹书铁券,真在老朱手上用了一次,救了一条命。”
“前朝的丹书铁券是有用的,如果当朝不承认,就等同于否认自己的正统地位。”
“功能:当你拿出来,被处死的概率+90%。”
“老朱:但你谋不谋逆可是我说了算的。”
“没卵用,老朱想要你命的时候,这玩意还不如如厕草纸管用。”
“没文化就是好糊弄,没有这玩意还念旧情,有了你啥错,都是谋逆起步了。”
“这是朱元璋为数不多的缺点:小心眼。”
“废话,刘伯温半路来投,其他人白手起家。”
“还常遇春呢人,都没了视频,也讲了封他儿子了。”
“刘伯温至少善终了,而李善长被灭了九族。”
“灭了元就想恢复旧制,就想像宋朝时文官压过武官,直逼王权。”
“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大明位面,老朱身后不远处,李善长汗流涞背。
最近几年,胡惟庸案牵扯甚多。
众人本以为这个案子,不过几年就能结束。
但是眼下,却没有丝毫要结束的迹象,甚至似乎还要扩大。
看到弹幕所言,年事已高的李善长,甚至感到头晕目眩,他竟然也逃不过清算。
不过这似乎又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一切早有预兆。
就在不久前,有人因他的弟弟之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而想要将其检举。
但李善长兢兢业业,最后还是被轻轻放过。
但是有不少人告发他的弟弟是同党,但也被老朱下诏免死。
并将他的弟弟与其子,李存义与李佑二人,安置在崇明。
此举已是警告。
(https://www.skjvvx.cc/a/60565/60565903/15151143.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