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2章 北大荒的民族风情6
满族妇女生了孩子,要在门槛上挂用竹条制作的小弓箭和红布条,一为崇尚武功的遗俗,二为警惕外人贸然闯入屋内的信号。满族人认为,孩子一生下来,谁第一个见到孩子,孩子的性格就像谁。如果孕妇进了产房,碰巧又断了奶,就是孕妇把奶“带走了”。因此,满族人生小孩最忌讳外人进屋。孕妇一但误入产房,碰巧又断了奶,就要请她还“奶”,送一碗鸡汤或其它汤给产妇,见面时叫一声:“大姐,给你送奶来了。”产妇应声道:“哎,奶来了。” 然后接过汤,冲着墙喝了。
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知道是否成功。所以俗话说,“成不成,三瓶酒”。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钱、衣服、首饰等。男方送的彩礼,全都做为姑娘的财产。
结婚时,新娘在南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两个酒壶和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通宵不息,外屋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空齐”,意思是说,祝福新郎新娘和和气气幸福一辈子。间或有人用五谷杂粮往新房里撒,欢欢乐乐闹新房(也称洞房)。三日后,新郎新娘回娘家。
过去满族的丧葬也很有特点,人死后一般实行土葬,现在多有改革。花圈代替了长幡,火葬代替了土葬。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十六世纪末创制的。满文词汇比较丰富,曾将汉文中的《刑部要略》、《百宝金书》等汉文典籍译成满文。用满文撰写的《满文老档》,是一部文笔生动的史料,在我国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满文已经废弃不用了,但满文的研究工作仍受到重视,关东各省都有满语研究所,广泛深入的研究满文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富裕县三家子村,孙吴县四季村,黑河市的黄旗营子、大五家子,还完好地保存着满语“活化石”。一些中老年人的满语生活用语,在生活中仍广泛运用,完好流畅。在关东不但留下众多的满语地名,而且在汉语中还留下众多的满族词汇:如称勇敢为“秃鲁”,墙角为“旮旯”,主意为“顾咚”,膝盖为“波罗盖”,腋下为“嘎啾窝”,小船为“威虎”等。
满族文学除用满文和汉文撰写的外,还有大量的口碑式的民间文学。满族老人爱在灯前月下,特别是冬季农闲的时候,坐在火炕上,围着火盆给孩子们讲“瞎话”(即民间故事),一讲就是半宿。这些“瞎话”描写了满族历史发展中的片段。这些史诗般的传说和故事,又带有浓郁的北大荒地方特色,表现了满族人那种粗犷、豪放、勤劳、勇敢的性格和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同时也表现了满族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故事,悲喜交加,委婉生动,感人至深。
满族是以骑射著称的民族,他们的文体活动也带有骑射民族的特质。早在皇太极时代,就有逢春射柳的习俗。当春风习习,杨柳吐翠的时候,满族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兵丁百姓,集聚校场,插柳为靶,飞马射之,以武论高低。一些满族老人回忆,到民国初年,关东还保持着这种习俗。此外跳马和滑冰,更是关东满族人的传统运动项目。跳马是在马飞跑时,横越马身。这是战场上的短兵相接,马上擒敌的一种特技。滑冰,最初是将鹿骨缚于脚下用于行军演变而来的。1985年11月,哈尔滨市为纪念满族命名 350周年,召开了“莫勒真”大会。“莫勒真”满语为比赛的意思,会上表演了满族体育项目。此后,哈尔滨市年年举办“莫勒真”大会。
在满族村屯,老人们常用兽的下腭骨系上绳子,做成一种叫“哈吧车”的玩具,让孩子拉着在地上玩耍。兽肩胛骨是扇形,满族称为“哈拉巴”,在两侧拴上铜钱,也是儿童的玩物。最受妇女和儿童喜欢的一种游戏,莫过于玩“嘎啦哈”。“嘎啦哈”是满语,它是兽腿上的膑骨,略呈长方形,有六个面,其中上下左右四个面可以站立,根据形状不同的四个面,都有特定的名称,分别称“珍儿”、“轮儿”、“背儿”、“壳儿”,利用四个面的不同组合进行游戏。开始时是用獐、狍、麋、鹿的“嘎啦哈”,现在多用猪和羊的“嘎啦哈”。“嘎啦哈”有多种玩法儿,如估大把,弹指儿,牵“马头”,骑“马背儿”等不同形式进行游戏。以獐、狍、鹿的“嘎啦哈”为贵,一是少见,二是其小巧玲珑,形状可爱。这种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不光要手疾眼快,动作敏捷,还要反应迅速,动作协调。这也是游猎民族生产形式在游戏中的一种遗风,即从小就培养孩子们敏捷、干练的作风。
满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满族音乐是在渔猎生产中产生的,具有雄壮、粗犷的旋律,就像兴安岭的风吹动林海的波涛,在山谷中和鸣、回荡。满族舞蹈也有鲜明的特色,据《柳边记略》记载,“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中一人歌,众肯以‘空齐’二字和之。”《宁古塔纪略》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满洲人家歌舞名曰蟒式,有男蟒式女蟒式。两人相对而舞,众人拍手而歌,每行于新岁和喜庆之时。”这就是满族的“莽式空齐舞”。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秧歌舞也在民间盛行。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几乎倾巢出动,大人小孩都去大街上唱秧歌,扭秧歌。男女成对,边扭边逗,欢快起舞,热闹非凡。
满族称姓氏为“哈拉”,其源远流长。现在满族的姓氏,是沿用金明两代的习俗,冠以相应的汉字姓,取汉名。因此,无论今天汉姓是什么,只要追踪谱书,即可找到祖源族源。如宗谱失传或根本没立过宗谱的,也可根据亲族中老人回忆和本家姓氏上找到线索。清代冠以汉字姓最普遍的是谐音取姓。如瓜尔佳氏姓关,都勒氏姓杜,董鄂氏姓董,赫哩氏姓何、赫,舒穆氏姓舒,那本鲁氏姓那,伊尔根觉罗氏姓赵、佟等。
满族曾信仰萨满教,但现在已逐渐被岁月淹没,大浪淘沙了。
朝鲜族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有人认为朝鲜语是属于阿而泰语系,但还没有定论。朝鲜文字早在十五世纪就出现了,现在有四十个字母,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音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以前朝鲜文字中夹用汉字,现在则用字母拼写。
从历史上看,朝鲜族并不是当地的土著民族,而是从鸭绿江以东逐渐迁移来的。从十七世纪开始,就已有零星迁移。1898年中长铁路修通以后,从朝鲜开始陆续移入。大批迁入关东,还是在1910年日寇侵入朝鲜之后。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素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朝鲜族人民,与关东人民一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边披荆斩棘,垦拓荒地,逐渐建立了家园,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朝鲜族在衣食住行上有浓郁的古风,也与长期种植水稻的生产作业方式联系在一起。
朝鲜族自迁入到二十世纪初时,由于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主要穿自家编织的麻布、木棉布和绢布。男装上衣是斜襟用布带打结的“折高里”,在衣服外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下衣是服当裤,裤脚系上丝带。这种服装便于在水田中播种、锄草和打池硬子等劳动。
女装上衣也叫“折高里”,中老年妇女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坎肩。中老年妇女的下衣一般穿缠裙。缠裙是分岔裙,穿时把下身裹一遍后,把裙子的左下端提上来,掖在腰带里。
青年妇女和姑娘穿“半绘装则高里”,比中老年妇女“折高里”短。在袖口、衣襟、腋下镶赤紫等色绸缎边,用花色绸缎做长飘带,穿起来潇洒美丽,后来逐渐取消了腋下的镶边。
年轻妇女的下衣穿长裙和统裙。但是婚前姑娘不穿缠裙,只许穿筒裙。统裙的腰节有许多细褶,达到合于腰身为止,上端一个前腰开口的小背心,穿时从头部往下套。裙长过膝盖,宽与人合身。筒裙利于步行劳动,而且朴素美丽。因此,婚后的妇女也在劳动或远行时多做筒裙。妇女做饭,洗衣时还穿前裙(又称行厨裙)。
朝鲜族妇女的发式,姑娘喜留一条长辫子。结婚女子把辫子卷成一圈儿后,再头前留发髻。迁入初期,男女都穿草鞋麻鞋,后来多穿胶鞋。男子为平鞋,女子为勾鞋(船型、鞋头突起)。
儿童的衣服多用色泽鲜艳的绸缎,袖裙也用“七色缎”,穿起来好像彩虹在身。朝鲜族认为彩虹象征着光明和美好,意在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美好和幸福。
现在,朝鲜族青壮年多穿西服、皮鞋,妇女的服装也多是西式,节假日和喜庆时,妇女还常常穿着缠裙和统裙。
朝鲜族的饮食风味比较独特。平时以米饭为主,爱吃打糕等米粉制品,副食是各种各样的咸菜和大酱汤,里面都放有辣椒。饭后,常饮锅巴水。朝鲜族喜食辣椒,主要与水田生产有关。特别是北大荒的春天,田水寒冷,长时间在水中劳动,吃辣椒能驱寒暖身。
酸辣白菜是朝鲜族最有特色的食品之一。每到秋季,大白菜成熟后,精选上品,洗净,然后把调好的佐料加入菜内,腌制缸里,封闭半个月后即可食用。这种菜酸辣甜,美味可口。还有“多拉吉”,这是用野生的桔梗做成咸菜,味道甜辣,食之有益健康。
朝鲜族的咸菜有几十种,做工精巧,色、味、香俱佳。冷面和打糕是朝鲜族特别喜爱的食物。过去,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家家户户做冷面吃,叫做“长寿面”,祝愿人们长寿。在关东的大小城镇,都可以找到朝鲜冷面馆。这种民族风味已为各族群众所喜爱。
朝鲜族喜食狗肉。特别是狗肉汤,味鲜,肥而不腻,加上辣椒面和精盐,风味独特,对人体有滋补作用。
朝鲜族喜欢用大米酿酒。这是一种土法酿造的米酒,乳白色,度数不高,味道酸甜。
朝鲜族的房屋建筑,一般面向东南、南和西南。每座房屋无院子,一般分砖房和草房两种。房顶建筑十分别致,由四个斜面构成,用稻草披盖或瓦片覆盖。每座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门同时也是窗户。房屋一般分为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每个房间的间壁墙都采用板式拉门,整个房间都是用砖和土坯铺成的火炕,进屋则拖鞋,席炕而坐。朝鲜族之所以炕大,是与北方的寒冷气候有关。炕大屋子暖,在水田里劳累一天的人们,一进家门,就觉得热气扑面,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舒筋解乏。
在运输时,朝鲜族使用一种牛拉的大轱辘车。车架是木质的,车轱辘也是木制的,外面包着铁箍。轱辘与整个车身相比,比例较大,高出车棚。这种牛车之所以轱辘大,车身小,是因为水田区坝埂纵横,高低不平。轱辘大,底盘高,免得路面刮车体,便于通行。
朝鲜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程序比较复杂,概括起来有“相面”、“订婚”、“纳采”和“结婚式”等。这些程序的进行,都是在父母包办之下完成的,比如“相面”,只是男女两家父母之间的“相面”。有时通过媒婆了解双方的“家底”。然后,男方父母到女方家拜访。“纳采”是在订婚之后,男方准备礼妆,女方准备嫁妆。男方的礼妆一般是新娘的衣料,以及象征幸福、多男、长寿的五谷、玩具等。女方的嫁妆一般除新娘所穿的衣裳之外,还有家庭生活用具、被褥,和赠送新郎、公婆以及亲属们的礼品等。
结婚式,有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新郎婚礼是新郎先到新娘家后,女方家为新郎设宴,宴罢后带新娘回家。新娘婚礼是男方家为新娘设宴。结婚仪式比较繁杂,新郎婚礼中有“奠宴礼”、“互拜礼”、“待安礼”等。在新娘婚礼中有“舅姑礼”、“生活礼”、“初日礼”、“姻亲见面礼”等。
朝鲜族民间节日有“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立春”,“奴婢节”(农历二月初一,又叫干活节),“寒食”(清明),“端午”(端阳节),“流头节”,(农历六月十五日),“七夕”(农历七月七日),“秋夕”(中秋节),“开头节”(农历十月初三),“腊日”和“除夕”等。这些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来历和传统,有的还带有神秘色彩。
此外,朝鲜族还有家庭节日。婴儿诞生一周年,要邀请客人共庆婴儿的生日。还有回节,即诞生六十周年纪念日。回婚节是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这两天儿女、亲友、邻居都来向老人祝福祝寿。
朝鲜族的丧制,一般程序是净身(给死者换新衣),“验”(遗体用麻布、绢布捆三处后入棺),“成服”(家属、亲属穿丧衣,戴孝),“殡”(出殡)。过去出殡选单日,即三、五、七日,现在一般两天或三天。用灵柩车运,也不穿丧服,多火葬。
朝鲜族是讲究礼仪的民族。在语言上,年幼者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用敬语,以表示尊敬对方。吃饭时,盛饭、盛菜都先老人、长辈,后晚辈。平日饮食,老年人不同晚辈同席,而要在单独房间的小方桌上进食。晚辈一般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当无法回避时,晚辈要背席而饮,以示尊敬。在酒席上按年龄依次倒酒,长辈举杯,其他人才能依次举杯。吸烟时,晚辈不能向长辈借火,更不能接火,在行为礼节上,遇到本村或邻居的长辈时,必须恭顺地问安让路。年轻人如有急事非赶路不可时,应向长辈恭顺的说明后再赶路。
当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朝鲜族插秧已经结束。这时候,如果到朝鲜族家去做客,不仅能吃到打糕和狗肉,而且他们一定要举办歌舞晚会来欢迎你。他们摆上各种各样的小菜、狗肉、打糕,喝着米酒,直到喝醉方可罢休。边歌边舞,通宵达旦。
朝鲜族能歌善舞,老幼皆通。娶亲之日,新娘临庭,公公婆婆要跳舞迎接。新郎新娘要亮出拿手绝活儿,亲朋好友也要载歌载舞,庆贺新婚之喜。朝鲜族歌舞欢快明朗,节奏感强。无论在田间或工地休息时,一人领唱或敲起长鼓,人们就踩着节拍高歌,翩翩起舞。
每当夏季来临,农闲的时候,妇女们常常欢聚在树荫下压跳板和荡秋千。压跳板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必须要有敏捷的动作和顽强的精神。身穿鲜艳服装的朝鲜族妇女,二人分别站在一根五米长跳板的两端,其中一人用力下跳,将对方反弹起来,就这样依次进行。被弹起者,在空中做各种精彩动作,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少女荡秋千时,长裙在空中飞舞、有时像展翅飞翔的白鹤扑向地面,有时又像一只彩凤钻入云天,既优美动人,又荡人心魄。
摔跤是朝鲜族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也是表现朝鲜男子勇敢骠悍的时机。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四方摔跤强手集会在一起,争标夺魁。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奖给优胜者。比赛时,双方穿上特制的摔跤服,每人在右腿上扎一条摔跤带,各自将左手套入双方的带里,右手抓对方腰带。裁判员一声令下,双方同时立起,比试高低。经过多局较量,获胜者牵着黄牛在欢呼和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足球运动是朝鲜族男子最普通的一项运动。上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参加训练和比赛。乡和村都有场地和球队。农闲时常举办各种比赛活动,各村的朝鲜族往往扶老携幼,赶上几十里的路前往助兴,十分热闹。
艰苦的创业劳动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使朝鲜族古老的艺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这些民间艺术,不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表现男女爱情的歌剧《阿里郎》、《金达莱》,这是朝鲜族在艰苦创业的岁月里产生的精神财富。它一方面鼓舞朝鲜族艰苦奋斗的意志,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朝鲜族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上面提到的民间故事和歌剧外,还有“盘索里”(说唱),“才谈”(相声),“打铃”(民谣),舞蹈等。还有一种杂技,朝语称为“鄂告广台”,这是朝鲜族在劳动之余的一种娱乐游戏,惹人喜爱。
朝鲜族的民间工艺能从生活用品上反映出来。他们喜欢用五彩线在枕头、荷包、台布上,刺绣各种各样花纹图案,其中以金达莱花、寿字、福字为多。朝鲜族的陶制器皿也颇有特色,盛水的大瓮,腹大口小壁薄。朝鲜缸以及腌咸菜用的各种各样坛坛罐罐,也有这个特点,底部相对显得小一些,这些陶制品也有瓮的特点。
朝鲜族使用的碗,过去大多是铜制的,现在多是瓷器。碗较大,高而深,底小。这可能与朝鲜族喜食冷面和汤菜有关。勺子是每餐必用的餐具。朝鲜族的勺子扁平把长,过去多为钢制,现在都是铝制品或精钢制品。
在北大荒,来自全国闯关东的人,几乎都能找到自己的老乡。可以这样讲,现在的北大荒人,大多数都是早年闯关东过来的。也有解放后,为开发北大荒,建设北大荒来到这里的。这些人来得久了,生息繁衍,一代接一代,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北大荒人了。他们讲起话来再也不是南腔北调,而是一口标准的北方话了。
据说在渤海国时代,就有大批的汉族人迁入,融合到渤海人之中。因此有人说,渤海族是以汉化了的靺鞨族为主体的新共同体。在渤海遗址的古建筑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建筑风貌。
冬季来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人们的冬装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年长的男人多穿毛呢大衣和军大衣,头戴水獭、麝鼠、旱獭和羊剪绒的皮帽。各式各样的皮夹克、羽绒服、长筒靴、棒针线的长围巾、小绒帽、这是姑娘小伙子们的喜爱之物。农村的老太太和车把式,都另有一番打扮。青大绒的平顶帽,带大襟的布棉袍,扎裤脚的青布带,圆口厚底鞋,这是老太太的衣着。有的老年妇女还依旧保留着青春时期的“三寸金莲”。车把式们多是头戴貉皮帽,身披羊皮大氅,腰系一条青布带。昔日脚上的靳粒鞋,已经换成了大头鞋或棉皮靴。他们战风雪,斗严寒,虎虎而有生气,显示出关东大汉的雄姿。
(https://www.skjvvx.cc/a/58380/58380578/873075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