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化宋 > 第269章 历史的车轮

第269章 历史的车轮


辽国上下不是没有想要维持大辽国祚的人,  对于耶律淳来说,他才是最想让辽国存续下去的人。

        若他还能再撑上几年,他不但不可能想着与宋合并,  反而会对朝中有此行此心的人强力镇压。

        然而,他要死了。

        回首四顾,  这天下,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大任的人。

        也正是因此,他才会有这个想法,至少,  为耶律家保存一条血脉,拥有一份祭祀,就已经是他最后的奢求了。

        他也不会直接与大宋谈判,  他的身体,  已经等不了那么久。

        他只需要在死之前,  于众多朝臣面前,提出若事不可为,那便将这幽云之地,  托于大宋,而大辽王脉,  也由大宋护持,  至于朝臣们,他们会自己寻找出路。

        如此,  他们便不会再有负担,至于事后如何,  耶律淳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能做的,  只有这些了。

        道宗皇帝那次内乱,  对朝廷的伤害太大,不但当时的太子耶律浚身死,同时清洗的王族权贵太多,不但让宗室离心,边疆叛离,新的一代猛将也根本没能成长起来。

        耶律大石算是其中翘楚,但他到底太年轻了,没有时间积累足够的威望,这江山,等不到他了。

        耶律淳又吐了一口气,却感觉精神振奋起来,原本软弱无力的身体,竟然又有了几分力气。

        他心有明悟,让人将朝中重臣请来。

        这并不难,如今燕京之地狭小,几乎没有出门在外的,差不多一个时辰里,朝中大臣几乎全数到场。

        撑着最后一口气,耶律淳首先是在众大臣的见证下,遥立晋王耶律敖卢斡为下一任皇帝——至于这位还在辽东的晋王要不要过来继位,其实也没人在乎。

        因为晋王才刚刚二十,尚且年幼,由他的嫡妻萧德妃摄政,要丞相张琳等护皇太后萧德妃主持大局。

        这意思大家都懂,也没有什么人反对。

        然后便是正戏,耶律淳下发召书,将朔州、平州、辽东等不归他们治下和已经被金军攻占的州县全数割让给大宋,只求永结两国之好——这是指山卖磨,如今的辽国诸臣早就不指望把这些土地夺回来了,这割起来一点都不带心疼的,相反,朔州等地给了宋国,能极大减轻雁门关等地的压力,让他们多苟延残喘一些时日。

        有这些好处,大家当然都赞成。

        耶律淳最后还表示,若事不可为,可将幽云之地也给大宋,但这是一份遗诏,是将来帮你们背锅用的,你们要什么时候拿出来,大可一起商量。

        掌印官和书吏将这些话写下,在众人的见证下,这些召书有着绝对的效力。

        交代完这些事,耶律淳已然不支,让诸臣退下,留下妻子。

        “早些将萧哥和阿撒送走吧,”耶律淳用最后力气交代,“不去大宋,去辽东,那陈留守是个好人,会护着你的。给萧哥找个好丈夫,不要再凶阿撒的妻儿,当个好婆婆……”

        萧普贤女眸中泪水落下“这些我都记着,那我呢,你不交代什么吗?”

        最后的相视,耶律淳看着妻子的那憔悴的眉眼,轻轻勾起唇角“不用啊,你可是当年草原上,不输天下英豪的姚哥娘子啊……”

        他的声音渐渐微弱下去,至不可闻。

        ……

        同一时间,东京的赵士程正在和群臣商量岢岚军调动的事宜。

        大宋在边境有大量军州,但大多已经衰败的不成样子,光是河东路的岢岚军那几千人是不可能帮着驻防好朔州边境的,更让赵士程心凡的事情是,朝廷诸臣对于连辽抗金一事,反对声浪巨大。

        主要原因当然是大宋宗室还在辽东,以谏官杨时为首,他们上书认为,若未将这些大宋宗室发放回来,便证明辽国没有诚意,若这样还派兵援助,实在会让大宋面上无光,所以坚决反对。

        更别说用那些宗室的安危说事了,大宋总不能一直被拿捏,以前您派个一千人意思一下,咱们也就当没看见了,可如今要调动数万大军救辽国,这不是闹么?

        这个言论非常有市场,虽然很多人也觉得金军崛起对大宋不是什么好事,但金军毕竟远在天边,而助辽是实打实地要出钱出人出粮啊!

        如果是奸臣,赵士程当然会对这种人随便处理掉,但问题是,这些人他们不是奸臣,比如杨时,当地方官时,他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被提拔到台谏之后,就是一个敢大胆谏言的臣子。

        这样的人不管是杀还是调走,都不合适。

        但赵士程可不惯着这些喜欢固守规矩的理学士子们,当场便似笑非笑地怼了回去“哦,杨卿是迎回那位在辽东的太子殿下登基,来挣个从龙之功么?”

        这话太过诛心,以至于这位六十多岁的老臣当场涨成猪肝色,摇摇欲坠了半晌,恭敬叩首,将官帽取下,深深伏地,不敢再多言一句——有这个帽子扣下来,他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任何皇帝的要害都是皇位,君不见,千百年来为了皇位多少父子相殘兄弟阋墙,若是皇家沾上这事还有一点活路的话,那大臣掺和进去,可就是真的要牵连全族的恐怖之事了,更惨的是没有人会出来主持公道——掺合王权的臣子,在别人眼里就是活该,死了也白死。

        所以这话也把整个朝会中的臣子们吓得脸色惨白,文臣嘛,大家更喜欢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哪有这位太子这般,直接来掀桌子的?

        但这事讲开后,最大的好处便是朝廷再没有一个人敢说什么迎回宗室这话了,他们都明白,只要先帝的子嗣没有死光,那那些人,活着最大的机会就是永远别来。

        否则说不得在回来的路上一个浪头打过来,船与船上人便要在龙宫安家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话算是的被太子殿下说开了,必然会影响他将来在史书上的名声,但这其实问题也不大——就算如今是太子掌权,可毕竟他还不是皇帝,不是皇帝,那么一个太子年轻气盛说两句过份的话,他们做为臣子的,最多劝谏一下殿下谨言慎行,别的眉头是一点也不会触的。

        甚至于,这事之后,很多士子察觉到了要素,开始讨论起赵士程一脉继位的合理性,以及辽东那些人是怎么失去继位的资格的,反正汉文博大精深,解释权不就是在他们手里么?

        最好是能找到理由,把这些宗室的身份全除名,这样他们既能回来,太子殿下也会少些烦心事……

        好吧,见识到这些人见风使舵的速度,赵士程便也不再拿着这个说事。没有了最大的分歧,赵士程援助辽国便容易了许多,但也是过了第一关,还有第二关。

        第二关便是粮草。

        大宋的朔州是在太行山以东,吕梁山以北。道路崎岖,几乎一个士卒就要消耗一到两个民夫运送的粮草,加上战士们的开拔银,耗费巨大。

        在太子殿下的英明领导下,各省各部过了两年的好日子,自然不想再回到当年赤字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日子。

        尤其是这些年大宋对外征伐,开拓回来的土地都是青塘、河湟那种穷苦之地,不但赚不到钱,反而要投入大笔资财,朝廷内外早有非议,这次一说出兵,户部自然叫苦连天——意思就是打仗就要加税,加税对民生不好,殿下你要三思四思啊!

        赵士程对此冷笑说如果不让他出兵,他就把商税下调一半,继续给大宋休养生息好了,当然,为了大宋嘛,他带头将俸禄减半,你们也一起减半,与我一同藏富于民好了。

        这话说得,如今国之度用大半出于商税,砍一半那能行?

        至于说俸禄减半就更不能了,大家过惯了的日子,突然砍一半,那家里老小要怎么过?

        无奈之下,户部不敢再拒绝。

        接下来还要搞定枢密院和三衙的武官,因为大宋出兵时,是需要有一个文官来当部队的最高统帅的,再不济,也要派个太监去监军,但这个规定十分坑爹,大宋建国以来的大败,有大半都和监军有关,比如攻辽的童贯,比如攻西夏的徐禧,都给大军带来了远超敌人的伤害。

        所以,这次赵士程想找一个武将领军,这自然又遭遇了大规模反对。

        赵士程知道这文官们的底线,没有继续折腾,随意点了一个小太监去当监军,但走之前,让他管好自己的嘴,军中的事情,他最清楚,不需要你告诉我。

        那小太监哪敢多说一句,战战兢兢地随军而去了。

        就这样,为了处理好这事,赵士程调动了朔州附近的府州军、保德军、火山军等三万余士卒,前往朔州驻防。同时,他要求朔州附近的险要关益如忻州、石岭关等地加派人手,敢有不战弃城而逃者,不仅本人当斩,家中老小,一概流放!

        这不是他心狠,而是当兵就要有觉悟,从古至今,山西就不是一个好打的地方,但在北宋末年的那两次大战中,诸关隘守军望风而逃,将州府中的百姓弃于不顾,任金军践踏,金军一从内蒙古烧杀到河南。如今他可是把官饷给够了,再敢跑,就别怪他无情了。

        能做的事情他都做了……

        赵士程皱起眉头,百般思量后,终究还是没有要求加强东京城的城防。

        他都为此努力了快二十年,要还能让金军围攻开封,那还是别混了,这国谁爱救谁救,他不玩了。


  (https://www.skjvvx.cc/a/51566/51566986/8018226.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