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隔世情缘 《那些带着重任轮回转世的英雄儿女们的前世今生 > 第70章 第七十章孔子与老子,龙凤呈祥

第70章 第七十章孔子与老子,龙凤呈祥


第七十章孔子与老子,龙凤呈祥

        孔子的一生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多如群星,而在这些群星当中,孔子与老子的四次相见,是璀璨群星当中最明亮的那四颗星。

        孔子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他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于是决定亲自去比他大20几岁的老子那里问候老子,并试着学习一些老子思想精髓的优点。

        孔子第一次去拜访老子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当时孔子才17岁。

        这次会面,孔子与老子谈论了很多礼制制度,他们之间的思想有差异,孔子抱着求同存异的思想仔细从老子的语言中寻找值得他学习的地方,让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孔子后来经常给学生讲的“上善若水”的精髓。

        当时孔子和老子一起外出散步,走到黄河边上,见到汹涌彭拜的黄河水,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老子听到孔子的话,继续说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子向老子解释道:“学生是忧虑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频繁,百姓受苦。故叹人生之短暂也。”

        老子对着浩瀚的黄河之水,对孔子说道:“你为何不学习水之德呢?”

        孔子问:“水有何德?”

        老子答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说:“这么说来,世间万物皆有灵性,您认为水的性格特质最有利于为人处事?”

        老子点头微笑而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如大道,圣人如水,如水则无忧,如水则无怨,如水则无纷,如水则无扰,何也重在无为,贵在不争。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强好胜。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尤其是“上善若水”这几个字让我感慨最深。水的低调、从容、伟大精神关键在于水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从没有自恃、自是、自伐、自矜的行为,而要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可谓至善完美。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像水一样谦逊、柔软、与世无争,那么整个社会将没有战争,处处充满和平的正能量。”

        老子听到孔子这么说,笑而不语,老子想:看来孔子确实很有悟性。

        第二次孔子与老子相见已经是17年之后的昭公24年了。当孔子第二次与老子会面时,老子所谈的“顺其自然”的思想哲理让他感慨良多。这次会面,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当时孔子34岁。

        孔子和老子一边饮茶,一边闲聊。

        孔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处事方法最好?”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

        短短一句话,让孔子感悟良深。孔子结合自己的思考,最后总结出了自己的新思想:无为而不为,顺其自然。换句话说就是遵循自然法则法则,尊重因果,一切随缘。当我们做事情时,一切尽力而为,尽力之后,不要强求,而应该尽人事听天命,顺应自然,如果能遵循这个处事原则,那么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多的烦恼。“无为”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胡作非为。

        “无为”要和“自然”二字放到一起连用,也就是“自然无为”。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规律。所以“无为”就是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发展的规律。同时,无为既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值得追寻的人生境界,如果当一个人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就能理解无为的真正含义:无为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为所欲为,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们只有遵循事物的规律、尊重实际情况、顺其自然才能让自己减少烦恼和忧愁。为人处事,只有顺其自然,不强求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如果我们能一切随缘、顺其自然,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一切都那么的从容自然。

        第三次是周敬王22年(前498年),孔子“乃南之沛见老聃(老子)”。孔子第三次和老子见面时,孔子已经50多岁了。这次是孔子窥源得道的时候。此时孔子已闻名于世,老子则隐居于世。孔子曾积极奔命于各国之间,主张自己的学说(礼仪和仁政);但是事不遂意,孔子处处碰壁,没有国君采纳其主张,未免出现沮丧而迷茫的心境。孔子想到以前拜访老子之后,自己总会茅塞顿开,于是又产生了去拜访老子的念头。这次,孔子和老子主要探讨的是:何谓天道?

        当时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孔子的贵族学生南宫敬叔听后,便准备车马,和孔子一起去老子所在地拜访。

        老子见到孔子从千里之外而来,十分高兴,问道:“你积极求索,是否得道了?”

        孔子答道:“我致力求道20余年,至今未见大道。愿请先生指点迷津。”

        老子说道:“假如道有其形质,可以触摸,可以送人,那么大家就会争相将道送给君王邀功了。如果大道可以用语言说清楚,那么人人都会将道说给自己的亲人听了。如果大道可以传给别人,大家都会将道传给自己的子女的。然而,上面所说的,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个人对于大道没有深刻的认识,大道是不会到他心中扎根的。”

        孔子说道:“我通读了《诗经》、《书经》、《周礼》、《周乐》、《易经》、《春秋》,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自认为尽得周公、召公之精髓。于是拜谒了70多个国君,然而无一国君肯采纳我的意见。看来,说服人的工作确实太难做了。”

        老子微笑道:“你的所谓的‘六艺’,都是先王时代的旧东西,试问有什么用呢?你要知道,这些陈旧的东西,犹如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迹,只是脚印而已;而踏出脚印的‘真身’,你是看不到的。”

        孔子于是谦虚地向老子问道:“在您看来:何谓天道、大道?”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子说:“你所说的意思是:想要窥伺大道,就一定要把心放在物的本源上。万物不同只是表面,其本源内在是相同的,没什么区别。”

        老子又说:“物我齐一,是非、物我、生死、昼夜、福祸、吉凶、贵贱、荣辱,都没什么区别。心中古井无波,方能自得其乐。一念不生,万念不在,空空如也。”

        孔子说:“您说的是如何‘去我执’的方法,就是如何把‘我’放下,只有当我们能把自己脑子里的条条框框都放下,把所有的偏见都放下,才能看到万物相同的本质。

        只有万物其一,物我不分,心灵才能真正安宁快乐。”

        老子和孔子的对话,道尽天道玄机,也让孔子获益良多。从老子那里回来之后,孔子对学生们说:“老子写的《道德经》就是教我们怎么修心,教我们怎么开智的。老子的智慧可以让人去处拜物、拜金贪欲。老子的智慧可以让人在乱世欲望中心如止水、去除浮躁、关注内心的快乐、提升道德和灵性。”

        老子还曾带着孔子访当朝大夫苌弘,苌弘是当时著名的乐师,乐艺精湛,他教授孔子乐艺。并且领孔子参观祭神的典礼,教给孔子许多礼仪,令孔子感慨万千。

        几天后,孔子辞别老子;老子也不强留,送孔子到官舍之外。老子说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子听后,动情的说道:“我一定将您的话刻在心中。”

        孔子拜辞老子,与南宫敬叔乘车回鲁国去了。

        第四次孔子曾经拜访了老子,此时的老子和孔子都已获得了宿命神通——就是可以清楚地知道过去世的情况,他们见面后用神通一看,知道了彼此真实的身份和转世目的:都是来人间教化众生,提升人类道德、灵性,为大乘佛法以后能顺利传入中国并被人们信受而铺路的。从此之后,孔子认为老子是龙,老子则称赞孔子为凤。

        孔子第四次从老子处回来后,三日无言。孔子的学生子贡很奇怪,问孔子为什么如此。

        孔子答道:“我遇见有人的思维像飞鸟一样活跃时,我可以用像弓箭一样锐利的论点射住而制服他。如果对方的思维如麋鹿一样放纵无制,我可以驱使猎犬去追逐他,也可以用我的论点制服他。如果对方的思维像鱼一样遨游在像深渊的理论中,我可以用钓钩来捕获他。然而假如对方的思想似龙一般,腾云驾雾,而遨游于太虚幻境,无形无影,令人无法捉摸,我就无法去追逐和捕捉了。我见到老子,他的思想境界就如遨游于天宇之中的神龙,使我无任何言语可以去反驳他,我很久心神不定,难以测知老子是人还是神。老子,真像神龙一样呀!”

        学生又问:“老子为什么是神龙?”

        孔子说:“老子是人中龙,你们知道吗?我活到现在才见到!它是灵气聚合而成的人形,散开时就会化成五彩祥云。厉害啊,你看他与你并肩同座,却能神游幽冥,逍遥于阴阳之间。”

        学生们听完,疑惑地看着孔子。只有孔子知道,精心修行的孔子已经在当时获得了神通,此时得道的他,才真正看到了老子的真面目,原来老子是佛教的大迦叶转世的,孔子之所以多次拜访老子,也是因为转世前观世音菩萨嘱咐孔子有时间可以去拜访老子。

        而老子称孔子为凤,则是有一个相关故事:有一次,老子见孔子带几位弟子游学,就问他们都是谁啊?孔子说最前边的那个叫子路,孔武有力;接下来分别是聪明的子贡、贤孝的曾子、仁慈的颜回、勇猛的子张。

        老子赞之曰:“吾闻南方有鸟,名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以璆林、琅玕为宝。天又为之离珠,一人三豆递起以向琅玕。凤鸟之文,戴圣婴仁,右智左贤。”老子称赞孔子师表无双,高徒生辉,右智左贤,如同天空飞翔的百鸟之王凤凰那样,师尊徒贤,道明德彰。

        老子用凤来比喻孔子,是因为孔子至德至仁,故以凤比于孔子。

        老子把孔子比作凤,是对孔子高贵圣洁品德的称赞,也是对孔子如火一般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由衷肯定,这也是一位德高望众的长者对相对年轻的教育家的尊重、敬仰和赞扬。

        由此可见,孔子用龙比老子,是取了龙升天潜渊、灵异善变的神性,来比老子的静动自如的神采,和纵横天地不拘一格的思辩才能的。老子用凤比孔子,则是取了凤的亲德嘉仁的神性,来比孔子的智善和悦的品性,和仁爱为本、律己惠人的圣德的。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如龙凤呈祥一般,为当时纷扰的战乱年代带来了福音,他们的思想各有千秋,但都源于宇宙之间光与爱的正能量,汇聚了道德、灵性精髓,他们的思想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们停止对拜物、拜金无止境的贪欲追求,他们希望让人们关注内心的道德、灵性,回归自然、真我、本源,寻求内心深处永远的快乐,寻求人之初、性本善的无价之宝,把互敬、互爱、互助的光与爱传遍世间。


  (https://www.skjvvx.cc/a/46200/46200340/855507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