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每次穿越都披着人类马甲 > 七·128

七·128


前几天,在县城剪了一下头发。

      倒舍不得把自己的长发剪掉,只是修一修过眼的刘海。

        印象中,我极少进入理发店,大多是自己拿剪刀咔嚓几下解决的。

      虽然自诩有十多年的理发经验,但翻车也不少,头发跟狗啃了似的,总有人问我有什么事想不开要这样糟蹋自己。

        虽然我并不经常打理自己的头发,是一个粗糙而又邋遢的女汉子,但我意外地格外珍惜自己的长发,每剪短一点都会心痛好久。

        记忆里我的头发心甘情愿地被剪短过俩次。

      一次是初中第四节晚自习时,跟李同学互相剪头发,她跟我说,她跟我有一样的感觉,她觉得头发是记忆的载体,承载着很多,除了理发师,很少有人会放心把自己头发交给别人。看着地上的头发,我觉得这更像歃血为盟的证物,顿时热血上头,有了一股仪式感。

            第二次是在高二,班主任三令五申要我们剪短发。他看不惯我们班女生花那么多时间去打理头发,不仅浪费时间,还消磨学习的心思。虽然对他的言论不置可否,但看着手上当时惨不忍睹的成绩。我是壮士断腕般地,内心泪流满面地把自己的长头发一咔嚓剪掉的。

          记得当时班上好多短头发的女孩子呀!然后,之后在五楼的我们又被热得要死啊!!

          什么叫“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断天涯”?回忆这事向来一环扣一环,向来一触即发。“头发”也许不是关键字,但我的脑海里总不自觉搜索出关于它的好多内容。

          初中时,燚同学刘海厚重,遮了眉眼,班主任以他为例,杀鸡儆猴,在班上立了规矩——男生头发不能过眉毛,不然上课都瞧不着人的眼睛。

          燚同学星期天就把刘海剪了。结果人一回来,全班人就都笑得前仰后翻,笑出了眼泪。原来燚同学的眉毛弯曲得厉害,像一个笑脸,厚重的刘海一剪短,白皙皮肤露了出来,总之,就是看一眼就想发笑的样子,尤其是他幽怨的眼神,更让人忍俊不禁。

          班主任上课的时候也注意到了,特意走下讲台,捋一捋他的头发笑着说“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啊?即使有,但也用不着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嘛……”随即全班又是笑声一片。

            还有非要帮我剪头发,结果“一剪梅”的小古,头发多得像大拖把的榕芳,头发几年没长过的丽文……如今岁月流转,我又长发,这段长度承载着的又有多少重量呢?

            我喜欢长发除了舍不得剪,还有就是为了能簪得住簪子,扎得起发髻。“宝髻轻轻挽就,铅华淡淡妆成”,这只不过是一个不太美的女孩子对美的探脚和对古风的向往。

              现在很多女孩子和男孩子喜欢古风,穿汉服、行汉礼,听古风歌曲、学民族乐器、跳古风舞……我是一个门外汉,但我看到这样的景象是自豪激动的。

              心有双丝网,心有千千结,诗人们不会少了红颜,诗文里也不会少了青丝白发,有沧桑,有心结。

            所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照进明镜里,染了秋霜。也有两汉民歌《子夜歌》中主人公“宿昔不梳头,发丝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的娇媚与我见犹怜。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单看描写梳头的动词:绾、结、挽……还有那么多花样繁多的发髻:盘螺髻、秋蝉髻、倭堕髻、拂云髻、飞云髻……  那么多令人魂牵梦萦的名字。

            难怪古人们会在“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的情调与意趣里进退回环,一字一句间又记载着多少纷纷扰扰的心情。

            英武如木兰,代父从军立下赫赫功勋的十二年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何况那些温婉可人的女子呢?就连鬼故事里的女鬼,头发也常常是她们吓人的武器,不会是光头的,而且她们大多都是在主人公照镜子时突然出现的。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当与那人告别的时候,她们会小心剪下一绺头发,请他务必珍重,请他务必将这一绺青丝好好带在身边。因为这浸透了她日夜的思念。

            自君别后,“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悦己的人都不在身边了,连头发都乱蓬蓬的懒于梳理了,想博他一笑的人都走远了,我又为谁打扮呢?就像温庭筠笔下的女主角因情人不在,无人欣赏而懒起迟梳  ,看到衣服上的双双金鹧鸪,又添新愁。

          所以,男孩子们别再不耐烦你的爱打扮的女朋友啦!如此爱美、爱自己的女孩子怎么会不可爱呢?

            如今社会对长发短发、各种颜色的头发、各种奇形怪状的头发都能有一定的接受程度。但曾经,也有因为头发而引起的革命。

            虽然改朝换代向来少不了流血抗争。但明清交替之际,有一群汉人却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发而尸首异处,为了抵抗明朝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死伤无数。尤其是明朝的读书人,宁愿断头也不肯断发,他们把这视为一种耻辱。剃发令规定:头顶只留金钱大小一片头发,手指粗细辫子,能穿过铜钱的方孔。因此这种发型也叫金钱鼠尾辫。即使以现在的审美来看,这也不可不谓强人所难。

            我们能理解这样的坚持,这既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伦理意识,也是唐宋以来形成的审美根深蒂固得扎根在人们心底的结果。

          现在的美很多元。男孩子也可以化妆撒娇穿裙子,女孩子也可以穿日式洛丽塔跑到旅顺博物馆跳舞、

            虽然我梳不好,也不太想梳,但我还是喜欢我的长头发

        小九在水文小九在水文,这是小九的生活和感想。让昏昏欲睡的小九睡个好觉吧。

前几天,在县城剪了一下头发。倒舍不得把自己的长发剪掉,只是修一修过眼的刘海。

        印象中,我极少进入理发店,大多是自己拿剪刀咔嚓几下解决的。虽然自诩有十多年的理发经验,但翻车也不少,头发跟狗啃了似的,总有人问我有什么事想不开要这样糟蹋自己。

        虽然我并不经常打理自己的头发,是一个粗糙而又邋遢的女汉子,但我意外地格外珍惜自己的长发,每剪短一点都会心痛好久。

        记忆里我的头发心甘情愿地被剪短过俩次。一次是初中第四节晚自习时,跟李同学互相剪头发,她跟我说,她跟我有一样的感觉,她觉得头发是记忆的载体,承载着很多,除了理发师,很少有人会放心把自己头发交给别人。看着地上的头发,我觉得这更像歃血为盟的证物,顿时热血上头,有了一股仪式感。

            第二次是在高二,班主任三令五申要我们剪短发。他看不惯我们班女生花那么多时间去打理头发,不仅浪费时间,还消磨学习的心思。虽然对他的言论不置可否,但看着手上当时惨不忍睹的成绩。我是壮士断腕般地,内心泪流满面地把自己的长头发一咔嚓剪掉的。

          记得当时班上好多短头发的女孩子呀!然后,之后在五楼的我们又被热得要死啊!!

          什么叫“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断天涯”?回忆这事向来一环扣一环,向来一触即发。“头发”也许不是关键字,但我的脑海里总不自觉搜索出关于它的好多内容。

          初中时,燚同学刘海厚重,遮了眉眼,班主任以他为例,杀鸡儆猴,在班上立了规矩——男生头发不能过眉毛,不然上课都瞧不着人的眼睛。

          燚同学星期天就把刘海剪了。结果人一回来,全班人就都笑得前仰后翻,笑出了眼泪。原来燚同学的眉毛弯曲得厉害,像一个笑脸,厚重的刘海一剪短,白皙皮肤露了出来,总之,就是看一眼就想发笑的样子,尤其是他幽怨的眼神,更让人忍俊不禁。

          班主任上课的时候也注意到了,特意走下讲台,捋一捋他的头发笑着说“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啊?即使有,但也用不着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嘛……”随即全班又是笑声一片。

            还有非要帮我剪头发,结果“一剪梅”的小古,头发多得像大拖把的榕芳,头发几年没长过的丽文……如今岁月流转,我又长发,这段长度承载着的又有多少重量呢?

            我喜欢长发除了舍不得剪,还有就是为了能簪得住簪子,扎得起发髻。“宝髻轻轻挽就,铅华淡淡妆成”,这只不过是一个不太美的女孩子对美的探脚和对古风的向往。

              现在很多女孩子和男孩子喜欢古风,穿汉服、行汉礼,听古风歌曲、学民族乐器、跳古风舞……我是一个门外汉,但我看到这样的景象是自豪激动的。

              心有双丝网,心有千千结,诗人们不会少了红颜,诗文里也不会少了青丝白发,有沧桑,有心结。

            所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照进明镜里,染了秋霜。也有两汉民歌《子夜歌》中主人公“宿昔不梳头,发丝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的娇媚与我见犹怜。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单看描写梳头的动词:绾、结、挽……还有那么多花样繁多的发髻:盘螺髻、秋蝉髻、倭堕髻、拂云髻、飞云髻……  那么多令人魂牵梦萦的名字。

            难怪古人们会在“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的情调与意趣里进退回环,一字一句间又记载着多少纷纷扰扰的心情。

            英武如木兰,代父从军立下赫赫功勋的十二年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何况那些温婉可人的女子呢?就连鬼故事里的女鬼,头发也常常是她们吓人的武器,不会是光头的,而且她们大多都是在主人公照镜子时突然出现的。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当与那人告别的时候,她们会小心剪下一绺头发,请他务必珍重,请他务必将这一绺青丝好好带在身边。因为这浸透了她日夜的思念。

            自君别后,“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悦己的人都不在身边了,连头发都乱蓬蓬的懒于梳理了,想博他一笑的人都走远了,我又为谁打扮呢?就像温庭筠笔下的女主角因情人不在,无人欣赏而懒起迟梳  ,看到衣服上的双双金鹧鸪,又添新愁。

          所以,男孩子们别再不耐烦你的爱打扮的女朋友啦!如此爱美、爱自己的女孩子怎么会不可爱呢?

            如今社会对长发短发、各种颜色的头发、各种奇形怪状的头发都能有一定的接受程度。但曾经,也有因为头发而引起的革命。

            虽然改朝换代向来少不了流血抗争。但明清交替之际,有一群汉人却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发而尸首异处,为了抵抗明朝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死伤无数。尤其是明朝的读书人,宁愿断头也不肯断发,他们把这视为一种耻辱。剃发令规定:头顶只留金钱大小一片头发,手指粗细辫子,能穿过铜钱的方孔。因此这种发型也叫金钱鼠尾辫。即使以现在的审美来看,这也不可不谓强人所难。

            我们能理解这样的坚持,这既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伦理意识,也是唐宋以来形成的审美根深蒂固得扎根在人们心底的结果。

          现在的美很多元。男孩子也可以化妆撒娇穿裙子,女孩子也可以穿日式洛丽塔跑到旅顺博物馆跳舞、

            虽然我梳不好,也不太想梳,但我还是喜欢我的长头发

        小九在水文小九在水文,这是小九的生活和感想。让昏昏欲睡的小九睡个好觉吧。

前几天,在县城剪了一下头发。倒舍不得把自己的长发剪掉,只是修一修过眼的刘海。

        印象中,我极少进入理发店,大多是自己拿剪刀咔嚓几下解决的。虽然自诩有十多年的理发经验,但翻车也不少,头发跟狗啃了似的,总有人问我有什么事想不开要这样糟蹋自己。

        虽然我并不经常打理自己的头发,是一个粗糙而又邋遢的女汉子,但我意外地格外珍惜自己的长发,每剪短一点都会心痛好久。

        记忆里我的头发心甘情愿地被剪短过俩次。一次是初中第四节晚自习时,跟李同学互相剪头发,她跟我说,她跟我有一样的感觉,她觉得头发是记忆的载体,承载着很多,除了理发师,很少有人会放心把自己头发交给别人。看着地上的头发,我觉得这更像歃血为盟的证物,顿时热血上头,有了一股仪式感。

            第二次是在高二,班主任三令五申要我们剪短发。他看不惯我们班女生花那么多时间去打理头发,不仅浪费时间,还消磨学习的心思。虽然对他的言论不置可否,但看着手上当时惨不忍睹的成绩。我是壮士断腕般地,内心泪流满面地把自己的长头发一咔嚓剪掉的。

          记得当时班上好多短头发的女孩子呀!然后,之后在五楼的我们又被热得要死啊!!

          什么叫“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断天涯”?回忆这事向来一环扣一环,向来一触即发。“头发”也许不是关键字,但我的脑海里总不自觉搜索出关于它的好多内容。

          初中时,燚同学刘海厚重,遮了眉眼,班主任以他为例,杀鸡儆猴,在班上立了规矩——男生头发不能过眉毛,不然上课都瞧不着人的眼睛。

          燚同学星期天就把刘海剪了。结果人一回来,全班人就都笑得前仰后翻,笑出了眼泪。原来燚同学的眉毛弯曲得厉害,像一个笑脸,厚重的刘海一剪短,白皙皮肤露了出来,总之,就是看一眼就想发笑的样子,尤其是他幽怨的眼神,更让人忍俊不禁。

          班主任上课的时候也注意到了,特意走下讲台,捋一捋他的头发笑着说“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啊?即使有,但也用不着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嘛……”随即全班又是笑声一片。

            还有非要帮我剪头发,结果“一剪梅”的小古,头发多得像大拖把的榕芳,头发几年没长过的丽文……如今岁月流转,我又长发,这段长度承载着的又有多少重量呢?

            我喜欢长发除了舍不得剪,还有就是为了能簪得住簪子,扎得起发髻。“宝髻轻轻挽就,铅华淡淡妆成”,这只不过是一个不太美的女孩子对美的探脚和对古风的向往。

              现在很多女孩子和男孩子喜欢古风,穿汉服、行汉礼,听古风歌曲、学民族乐器、跳古风舞……我是一个门外汉,但我看到这样的景象是自豪激动的。

              心有双丝网,心有千千结,诗人们不会少了红颜,诗文里也不会少了青丝白发,有沧桑,有心结。

            所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照进明镜里,染了秋霜。也有两汉民歌《子夜歌》中主人公“宿昔不梳头,发丝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的娇媚与我见犹怜。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单看描写梳头的动词:绾、结、挽……还有那么多花样繁多的发髻:盘螺髻、秋蝉髻、倭堕髻、拂云髻、飞云髻……  那么多令人魂牵梦萦的名字。

            难怪古人们会在“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的情调与意趣里进退回环,一字一句间又记载着多少纷纷扰扰的心情。

            英武如木兰,代父从军立下赫赫功勋的十二年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何况那些温婉可人的女子呢?就连鬼故事里的女鬼,头发也常常是她们吓人的武器,不会是光头的,而且她们大多都是在主人公照镜子时突然出现的。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当与那人告别的时候,她们会小心剪下一绺头发,请他务必珍重,请他务必将这一绺青丝好好带在身边。因为这浸透了她日夜的思念。

            自君别后,“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悦己的人都不在身边了,连头发都乱蓬蓬的懒于梳理了,想博他一笑的人都走远了,我又为谁打扮呢?就像温庭筠笔下的女主角因情人不在,无人欣赏而懒起迟梳  ,看到衣服上的双双金鹧鸪,又添新愁。

          所以,男孩子们别再不耐烦你的爱打扮的女朋友啦!如此爱美、爱自己的女孩子怎么会不可爱呢?

            如今社会对长发短发、各种颜色的头发、各种奇形怪状的头发都能有一定的接受程度。但曾经,也有因为头发而引起的革命。

            虽然改朝换代向来少不了流血抗争。但明清交替之际,有一群汉人却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发而尸首异处,为了抵抗明朝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死伤无数。尤其是明朝的读书人,宁愿断头也不肯断发,他们把这视为一种耻辱。剃发令规定:头顶只留金钱大小一片头发,手指粗细辫子,能穿过铜钱的方孔。因此这种发型也叫金钱鼠尾辫。即使以现在的审美来看,这也不可不谓强人所难。

            我们能理解这样的坚持,这既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伦理意识,也是唐宋以来形成的审美根深蒂固得扎根在人们心底的结果。

          现在的美很多元。男孩子也可以化妆撒娇穿裙子,女孩子也可以穿日式洛丽塔跑到旅顺博物馆跳舞、

            虽然我梳不好,也不太想梳,但我还是喜欢我的长头发

        小九在水文小九在水文,这是小九的生活和感想。让昏昏欲睡的小九睡个好觉吧。


  (https://www.skjvvx.cc/a/41408/41408148/68632783.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