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乱扯西游释厄传 > 第五十三回 灭法变钦法 英明成圣明

第五十三回 灭法变钦法 英明成圣明


唐僧师徒离开无底洞,继续西行取经。夏天到了,十分炎热。

        路旁的柳阴下走出一个老母,右手下搀着一个小孩儿,对唐僧高叫道,“和尚,不要走了,快早儿拨马东回,进西去都是死路。”唬得个三藏跳下马来,打个问讯道,“老菩萨,古人云,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怎么西进便没路了?”

        唐僧的话语中,显示出来一些变化,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胆小,但进步了不少的。

        老太太告诉唐僧,前面就是灭法国。那国王前生那世里结下冤仇,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现在还差四个有名的和尚。

        唐僧就想绕路,老太太笑着说不可能啊,原是观音菩萨与善财童子前来报讯。

        悟空便打算先前去那城中看看,寻一条僻路,连夜去也。三藏叮嘱道,“徒弟啊,莫当小可,王法不容,你须仔细!”行者笑着让师父放心,自己跳在空中。怪哉——上面无绳扯,下头没棍撑。一般同父母,他便骨头轻。

        唐僧的话里有王法不容的字样,需要注意的。还有就是猴儿跳在空中,肯定不是头一回啊,为什么老吴突然说这怪呢?再说了,孙猴儿就是从石头里面出来的,从哪来的与凡人同父母哩,不用想,就知道,下面肯定有怪。

        悟空远远一看,只见那城中喜气冲融,祥光荡漾。行者道,“好个去处,为何灭法?”

        额,杀了9996个和尚居然喜气冲天的,老吴也太能扯了,好在用猴儿的话语给搪塞了一下。那么这个灭法国肯定是有所映射明朝某个皇帝对和尚动手了的。明朝的皇帝宰和尚的很少,应该不是很难判断出来。

        猴儿便进城先打探情况,到了一个街道,两边都是客栈。悟空在一家“王小二店”里偷了些衣服。这家客栈的掌柜还不错,虽然客人不多,但记着提醒客官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财物。其中也刻意提到了那王小二有两个孩子,他的老婆很晚还在灯下缝补旧破衣衫。从此处描写来看,这王家的客栈是个良心店,只是生意比较冷清。

        悟空拿了衣物回来道,“师父,他这城池我已看了。虽是国王无道杀僧,却倒是个真天子,城头上有祥光喜气。却才在饭店内借了这几件衣服头巾,我们且扮作俗人进城。”

        老吴对这个国王评价很高啊,看来这个国王不出意外的话,是映射了明孝宗朱祐樘的。果然刻意描述了八戒的头大,戴不得巾儿,被行者取了些针线,把头巾扯开,两顶缝做一顶,与他搭在头上,拣件宽大的衣服,与他穿了。看似平常无他,其实内有小小乾坤,因为我们知道老猪的五行属性是木。

        猴儿几个便到了另一家客栈安歇,这家客栈很有点古怪的,是个姓赵的寡妇开的,有个女儿。生意兴隆,雇佣的下人很多,不像刚才那个王家小店,很多事情都得王掌柜的亲自动手。

        这个赵寡妇约有五十七八岁的模样,问唐僧几个,“列位客官,那里来的?有甚宝货?”

        这个话有问题的,按说最后一问是不应该的,你管人家是干什么的呢。

        行者道,“我们是北方来的,有几匹粗马贩卖。”那妇人道,“贩马的客人尚还小。”

        寡妇一听猴儿说是贩马的,说了句,看摸样你们的岁数不大。这是甚么意思,你管人家多大年纪啊?但是明显了,这个寡妇有问题。

        果然寡妇还详细问了悟空,究竟带了多少马匹?悟空说有百来匹的,但是不好都入得城来。

        这个寡妇笑道,“孙二官人诚然是个客纲客纪。早是来到舍下,第二个人家也不敢留你。我舍下院落宽阔,槽札齐备,草料又有,凭你几百匹马都养得下。却一件,我舍下在此开店多年,也有个贱名。先夫姓赵,不幸去世久矣,我唤做赵寡妇店。我店里三样儿待客。如今先小人,后君子,先把房钱讲定后好算帐。我这里是上、中、下三样。上样者,五果五菜的筵席,狮仙斗糖桌面二位一张,请小娘儿来陪唱陪歇,每位该银五钱,连房钱在内。中样者,合盘桌儿,只是水果、热酒,筛来凭自家猜枚行令,不用小娘儿,每位只该二钱银子。下样者,没人伏侍,锅里有方便的饭,凭他怎么吃。吃饱了,拿个草儿,打个地铺,方便处睡觉;天光时,凭赐几文饭钱,决不争竞。”

        这家伙,这个寡妇客栈了不得啊。八戒一听米饭随便吃,就高兴了。

        八戒听说道,“造化,造化!老朱的买卖到了!等我看着锅吃饱了饭,灶门前睡他娘!”行者道,“兄弟,说那里话!你我在江湖上,那里不赚几两银子!把上样的安排将来。”

        老猪说得是实在话,既能吃饱饭,不怎么花钱哩。

        猴儿一听,赶紧给圆过来。因为贩马的商人怎么可能睡地铺啊?不能露馅了,否则让寡妇起了疑心的话,还不得给撵出去睡大街啊。

        悟空让寡妇准备素食素酒,但猴儿也说了,是临时吃斋的,而且斋饭定照上样价钱奉上。

        于是那个寡妇越发欢喜,依样准备,甚至打算叫几个伙计去甚么院中请小娘儿陪唐僧几个。悟空赶紧阻拦,先吃饭。

        吃完斋饭,唐僧害怕睡觉的时候,光头露出来。悟空便叫了赵寡妇来,“睡不得,我这朱三官儿有些寒湿气,沙四官儿有些漏肩风,唐大哥只要在黑处睡,我也有些儿羞明。此间不是睡处。”

        这个寡妇听了下楼,不由得郁闷叹气。她的女儿,抱着个孩子近前,问母亲究竟为何?

        注意看,她的闺女也有了孩子的,说明有可能招个上门女婿的。但是,有这么简单吗?

        寡妇担心赚不了唐僧几个的钱,因为没法安排个睡觉的地方,猴儿提出的要求太苛刻了。

        不过呢,这个寡妇还算行吧,就产生了想要发善心的念头。“他都有病,怕风羞亮,都要在黑处睡。你想家中都是些单浪瓦儿的房子,那里去寻黑暗处?不若舍一顿饭与他吃了,教他往别家去罢。”

        但是女儿道,“母亲,我家有个黑处,又无风色,甚好,甚好。父亲在日曾做了一张大柜。那柜有四尺宽,七尺长,三尺高下,里面可睡六七个人。教他们往柜里睡去罢。”

        她闺女的话里,就透露出诡异了。看来,这家店是黑店。但是寡妇可能不太知情,她的闺女还有所谓的倒插门女婿肯定有问题,那个柜子十分怀疑就是杀人后的临时安置场所。

        寡妇一听,就去问猴儿怎么样,是否能在柜子里凑合一晚上。悟空很满意,师徒几个就钻到了柜里,可怜啊!一则乍戴个头巾,二来天气炎热,又闷住了气,略不透风,他都摘了头巾,脱了衣服,又没把扇子,只将僧帽扑扑扇扇。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直到有二更时分,却都睡着,惟行者有心闯祸,偏他睡不着,伸过手将八戒腿上一捻。那呆子缩了脚,口里哼哼的道,“睡了罢!辛辛苦苦的,有什么心肠还捻手捻脚的耍子?”行者捣鬼道,“我们原来的本身是五千两,前者马卖了三千两,如今两搭联里现有四千两,这一群马还卖他三千两,也有一本一利,彀了,彀了!”八戒要睡的人,那里答对。

        悟空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猴儿看出来了,这家店肯定是黑店啊。

        果然他这店里走堂的,挑水的,烧火的,素与强盗一伙,听见行者说有许多银子,他就着几个溜出去,伙了二十多个贼,明火执杖的来打劫马贩子。冲开门进来,唬得那赵寡妇娘女们战战兢兢的关了房门,尽他外边收拾。原来那贼不要店中家火,只寻客人。

        为什么这贼不打劫客栈,却专门收拾这里的客人呢?说明这贼里面或许就有赵寡妇闺女的所谓上门女婿,因为直到后来悟空几个离开客栈后,始终没有提及这个倒插门。

        贼们便连柜子带马都给鼓捣走了,到了东城门,杀了守门的军,打开城门出去。

        好家伙,胆子不小啊。老吴肯定是在隐指甚么,但是不好分析出来了,但估计也就是指些小角色,不管了。

        官兵就出来追,但奇怪的是不追人,只是将赃物给取回来了。说明什么,不言而喻。

        那个当官的看马不错,鬃分银线,尾麃玉条。说什么八骏龙驹,赛过了骕骦款段。千金市骨,万里追风。登山每与青云合,啸月浑如白雪匀。真是蛟龙离海岛,人间喜有玉麒麟。

        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将玉龙给夸奖了一番呢?很简单,因为玉龙五行属水,水生木。那么就更加验证了前面的猜测,这个灭法国王就是映射了明孝宗朱祐樘的。

        这个将官把自家马儿不骑,就骑上这个白马,帅军兵进城,把柜子抬在总府,同兵马写个封皮封了,令人巡守,待天明启奏,请旨定夺。

        悟空到了半夜三更时分,就出来了。到了皇宫,用大分身普会神法,将左臂上毫毛都拔下来,变做一堆小行者拿一把剃头刀儿,都去皇宫内院、五府六部、各衙门里剃头。咦!这才是——法王灭法法无穷,法贯乾坤大道通。万法原因归一体,三乘妙相本来同。钻开玉柜明消息,布散金毫破蔽蒙。管取法王成正果,不生不灭去来空。

        第二天,皇宫内院宫娥彩女,三宫皇后还有皇帝大臣都发现没了头发,大惊失色。国王眼中流泪道,“想是寡人杀害和尚……”即传旨吩咐,“汝等不得说出落发之事,恐文武群臣,褒贬国家不正。且都上殿设朝。”

        这个皇后的名字,据国王的话里是叫做“梓童”。梓童者,明代一般指皇后。

        梓是树木中的高贵品种,梓,百木之长,一名木王;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但是在宋朝以前,一般将“梓童”写作“子童”。“子童”又是由“小童”演化而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的大老婆,自称为“小童”;而各国的王(公、侯)则称呼大老婆为“夫人”。那么“夫人”这个称号是比皇后差了两个等级的,明朝也有皇帝的老婆用“夫人”这个称号,比如明孝宗朱祐樘就是有五个“夫人”的。很可能是朱祐樘过于宠爱自己的皇后张氏,也有可能是张氏坚持要皇帝不能设置三宫六院。呵呵,这五个夫人的地位,在当时是很尴尬的。而且她们五个也没有给朱祐樘生下一儿半女的,甭管里面到底有甚么神秘如何吧,但在史料记载中,朱祐樘只有“一后、五夫人”,其他后宫没有确切记录。唯有皇后张氏给朱祐樘生了两子一女,一子就是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燳,另一子早夭,女儿是太康公主亦两岁时候夭折了。

        还接着看书,那国王早朝,大家都是光头了。于是,君臣们都各汪汪滴泪道,“从此后,再不敢杀戮和尚也。”

        结果那个巡城总兵官,当阶叩头道,“臣蒙圣旨巡城,夜来获得贼赃一柜,白马一匹。微臣不敢擅专,请旨定夺。”国王传旨,连柜取来。

        猴儿几个知道之后,唐僧魂不附体道,“徒弟们,这一到国王前,如何理说?”行者笑道,“莫嚷!我已打点停当了。开柜时,他就拜我们为师哩。只教八戒不要争竞长短。”八戒道,“但只免杀,就是无量之福,还敢争竞哩!”

        来到国王面前,打开柜子。方揭了盖,猪八戒就忍不住往外一跳,唬得那多官胆战,口不能言。又见孙行者搀出唐僧,沙和尚搬出行李。八戒见总兵官牵着马,走上前,咄的一声道,“马是我的!拿过来!”

        八戒的话里,有文章的。因为老猪五行属木,偏偏朱祐樘的名字里面也有木字旁。不是巧合,是老吴刻意这么安排的。

        国王便问唐僧究竟,长老述说一遍。国王道,“老师是大唐上国高僧,朕失迎迓。朕常年有愿杀僧者,曾因僧谤了朕,朕许天愿,要杀一万和尚做圆满。不期今夜归依,教朕等为僧。如今君臣后妃,发都剃落了,望老师勿吝高贤,愿为门下。”八戒听言,呵呵大笑道,“既要拜为门徒,有何贽见之礼?”国王道,“师若肯从,愿将国中财宝献上。”

        更加验证了,上面的猜测不会有错。

        悟空于是道,“陛下法国之名甚好,但只灭字不通。自经我过,可改号‘钦法国’,管教你海晏河清千代胜,风调雨顺万方安。”国王谢了恩,君臣们乘善归真,遂送唐僧四众出城西去。

        插上一段,开始的时候,观音为什么要带了善财童子前来给报讯,说的十分玄乎,但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可怕的地方。

        从国王的话里能够看出来,这个国王最后是愿意主动将“国中财宝”献给佛家的。这就明白了,观音和善财童子这是要借着悟空之手,打算捞外块哩。

        最早没有善财童子的时候,观音有个善财龙女,但是很不得力。后来有了红孩儿之后,就让龙女让贤,却做了捧珠龙女了。什么是捧珠龙女,就是南海宝库-宝莲池的库管啊。

        善财,本意应该是散财,到了观音老财迷这里,红孩儿更应该叫做敛财童子才尤为恰当的。

        那么上面钦法国的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但也隐晦描述了明朝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如何害人。更重要的是介绍和高度评价了,明孝宗的为人和一些事情,只是相当的含混,采用的描写手法有真有假虚虚实实罢了。

        但是奇怪的是既然国王开始灭法(杀了9996个和尚),为什么猴儿还要给国家更名为钦法国?前后有些矛盾,需要我们从明孝宗这个人身上来慢慢分析。

        明孝宗朱祐樘,即使明史的评价,也相当的高。

        《明史》赞曰,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朱祐樘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淑妃纪氏,成化六年七月生朱祐樘于西宫。当时万贵妃受到专宠,因此大多数人都不敢提及此事,连皇帝竟然也不知道。但这是个悬案,事情到底如何,不好判断清楚的。

        万贵妃几年前给皇帝生了一个儿子,是朱见深的长子,也是万贵妃唯一的子女,可惜在1467年还不到两岁就死了。

        后来,1469年朱见深的次子出生,母贤妃柏氏。1471年十一月被封为太子,但是离奇的是,1472年正月就死了,追封为悼恭太子。明史说是被万贵妃给害死的,然而不可考。

        在期间,朱祐樘也就是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在1470年出生,明史很是罕见的在记载中写得有鼻子有眼的。但是我们需要公正来看是否属实,先看看明史是如何描述的罢。

        朱祐樘的母亲孝穆纪太后,本来是个少数民族的战俘,被抓到皇宫当宫女的。但因为她相当聪敏好学,便安排她做了守库的女官。偏巧被皇帝看见,悦之乃使其有孕。万贵妃知道后,就想给打掉。却是被人给敷衍过去了,在安乐堂生下了朱祐樘。纪氏担心孩子不保,便想让太监张敏给淹死算了。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于是想法给偷偷藏起来,吃米粉花蜜长到五六岁。那个时候,吴皇后已经蒙冤被废掉了,便也时常加以照顾,这一切都瞒着旁人,包括皇帝在内。

        但这个说法有误,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朱祐樘出生的时候,他异母哥哥也就是朱见深的二儿子已经快满一岁了的。所以“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这个说法不成立,是前后矛盾的。

        后来朱见深因为儿子死了,以为自己没有后代,便很是感叹。有人说,皇帝还有个六岁的儿子呢。皇帝大喜,乃召见。朱祐樘的母亲纪氏听说后,抱着儿子哭着说道,“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

        皇帝见了儿子大喜,诏告天下,群臣皆大喜入贺。于是万贵妃整天的哭喊旁人骗了自己。

        但是纪氏却在不久就暴毙了,“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

        皇帝很喜欢朱祐樘,马上立为皇太子,被皇太后给抚养在仁寿宫,可以好好保护起来,免遭万贵妃毒手。

        有一天,万贵妃打算请太子到她那里吃饭语。太后对太子说,你去了可千万不要吃那里的东西啊。

        朱祐樘就去了,万贵妃让孩子吃饭,太子说自己饱了。万贵妃说,那就喝点汤呗。太子说,我怕里面有毒药。

        万贵妃一听,心里害怕,这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不得好好收拾我啊。

        朱祐樘长大后,想给母亲纪氏寻找家乡的亲人,却始终不可得。

        我们仔细分析,这里面隐含的问题不少。万贵妃的描述过于见微,就显得太假了。很明显的,朱祐樘是皇帝的儿子中的老三,但老大和老二都死了。那么一般就是要立其为太子了。但是太子的生母身份却是低下,还是个少数民族出身,瑶族的,那明显不配套啊。怎么办?干脆宰了算了,估计就是朱见深的主意,但是史官敢这么写么?于是就将污水泼在万贵妃身上算了,反正她身上虱子多了不痒,已经罪恶滔天了的。大臣太监们也都跟明镜似得,谁敢认真去找纪氏的亲人,就算找到了,也得按照是个冒充货给弄死的。

        那么《明史》仍然将这么可疑的故事收纳入内,怎不令人对其公正客观性做出质疑哩。

        明史继续写道,宪宗驾崩,朱祐樘继位。不久便将前朝的许多奸佞例如李孜省、梁芳、蒋琮言常恩、玉芝和外戚万喜及其手下(就是万贵妃的娘家人)都给贬了,后来还陆续下狱。

        前朝的传奉宫太多了,仗势欺人,所以朱祐樘便开始裁撤人员一千多号,将明宪宗喜爱的法王、佛子、国师、真人甚么的都给撤销了封号。

        朱祐樘登基六年后,土鲁番将哈密地区给占领了,皇帝下令派人收复国土。

        明孝宗的确在位的时候,体察民情,做了许多好事。他的身体健康不容乐观,但大多时候比较勤政,重开了午朝十分难得。然在36岁的时候乾清宫驾崩,或许和过于劳累有关。

        期间有一段时候,明孝宗也信用过奸佞李广太监,后来李广畏惧自杀后,无意间其他事发,才将其给追罚治罪。

        我们来看看,明孝宗关于大力驱除佛道以及奸佞人员,还有重新开设大小经筵,群臣广泛讨论朝政。这正是老吴描写那个钦(灭)法国君,为什么要杀万僧,却还是个有道明主。

        其实朱祐樘好像只杀了一个妖僧,赶走了一千多佛道分子。

        继晓,江夏僧也,唯一的倒霉蛋儿。在明宪宗的时候,以男女秘术等等下作术法通过梁芳得以觐见皇帝,当了僧录司左觉义的官,后封为通元翊教广善国师。

        这个继晓撺掇皇帝修建了大永昌寺,惹得群情激愤。这个和尚一看不妙,就和皇帝说,自己打算回家奉养老母,但是跟皇帝讨了五百张空百的度牒(价值约一万两白银)。

        最后这个继晓妖僧终于被明宪宗的儿子朱祐樘给宰了,弃尸街头,大快人心。

        那么朱祐樘裁撤的佛道人员,比较出名的包括,番僧答尔巴坚、答尔实巴、锁南坚参、端竹、班卓儿藏卜、占竹、答尔失藏卜、答尔失坚参、乳奴班丹、锁南坚参、法领占;道士有孙道玉,所谓的真人、高士也不少。最后让朱祐樘给赶出朝廷的道佛人员足足有一千四百多号。

        这才是“灭法国”的缘来,但是,“钦法国”又从何说起哩?

        明孝宗的故事一时讲不完,请听下回接着胡说。


  (https://www.skjvvx.cc/a/39/39613/10671897.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