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风起太微 >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社饭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社饭


龙舟赛结束没多久,李四郎就把杜若和杜衡赢来的彩头送了过来。

        比赛结果一出来,他就等在那里兑彩头,比自己的钱还要积极,速度才这么快。

        彩头不算多,也就翻了一番,杜衡的二两银子变成了四两,不算多,但是白捡的钱,没人会嫌多,他很高兴。杜若当时摸出的是三粒金瓜子,现在变成了六粒,一粒金瓜子大概一两重,也就是说她赚了三两金子,算是小小赚了一笔。

        李四郎把一个小钱袋交给了杜若,又对杜若说道:“阿姊,早知道你运气这么好,我就跟着你压了。”

        他亏了一把,虽然钱不多,但是他零花钱也不多,难免心疼。

        “这肯定是陛下的恩典。”杜若对着芙蓉园方向拱手道谢,她最近运气很好,肯定是皇恩浩荡、天恩笼罩之下,才会做什么事都很顺利。

        李四郎瞪圆了眼睛,看着她,不明白她是认真的,还是仅仅做个姿态。

        杜若没和他解释这里面的原因,只是笑嘻嘻地对他们说道:“我请你们吃饭吧。四郎,附近有什么出名的食肆吗?”

        “去吃龙舟饭吧!”李四郎听她这么说,眼睛一亮,立即提议。

        “龙舟饭?好吃吗?”杜若没吃过,有些好奇。

        “据说很好吃,我没去吃过,也是听人说的。”李四郎嘿嘿笑了几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龙舟饭是南边传过来的风俗,在长安流行也有些年头了,不过这是各乡社饭,要去乡里吃,没人带李四郎去,他只听说过,其实也没吃过。

        “社饭?那就是说各乡都会有了?”杜若问他。

        “对,有很多处,近处的有芙蓉乡、乐游乡,不过我提议去龙首乡吃,吃好了我们还可以去月灯阁玩。”

        “好,没问题,你家大人呢,会让你去吗?”杜若又问他。

        “我让人去说一声就行了。”李四郎很高兴。

        别人请他去玩,他家未必肯放行,但是他和杜衡同在勤学殿侍读,杜衡很得太子欢心,据说连皇帝也对杜衡青眼有加,他和杜衡一起玩,家里不会不同意。

        果然,他派人去说了一声,过了一会儿,家里就派了一名老成的嬷嬷过来,拜见了周氏,奉上了节礼,表达了叨扰之情,又留下了几名长随伺候李四郎。

        既然杜若要请他们吃饭,周氏就带着他们去了。

        龙首乡在曲江池东边,浐水西边。

        路途不远,不过今日有龙舟赛,路上行人比较多,走走停停,他们花了半个多时辰,才来到龙首乡。

        每年端午节,龙首乡的乡民们,会选十几人做掌灶,在祠堂前的空地上,架起锅,烧起灶,煮饭烧菜,待到赛龙舟的队伍回来,观看龙舟赛的乡民们也回来,若是得了头名,自然举乡欢庆,没得的话,也是举乡欢庆。

        到时候,空地上搭着棚子,摆满了各家借来的桌椅凳子,人都回来了,众人就围坐在一起,吃龙舟饭,饮雄黄酒,共庆端午佳节。

        长安城里的百姓,想吃龙舟饭的话,只要奉上一份礼金,乡民们就会送上龙舟饭,请他们共食。

        杜若他们到龙首乡的时候,有其他脚程快的人家,赶在他们前头到了,所以这边除了乡民,也有许多路人。

        他们多数是派家人,去送礼金,取龙舟饭。

        杜若他们几个好奇,就跟着一起去了。

        到了近处,杜若才发现,这龙舟饭,是用一个个大锅煮出来的,糯米、火腿、菌菇、青菜,许多东西,混在一起,煮成了龙舟饭,这是主食,还有许多菜肴,鸡鸭鱼肉之类的。

        据说,富裕的乡,菜肴就丰盛,不富裕的乡,就比较简陋。

        龙首乡西边是曲江池,南边是月灯阁,这是长安城的百姓很喜欢游玩的两个场所,每逢休憩或者过节,游人如织。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除了种地之外,还会做点小买卖,卖点吃的喝的玩的之类的东西,生活还算过得去。

        因此,龙首乡的社饭,比较丰盛,除了龙舟饭,还有许多菜肴。

        乡民们摆席吃社饭,不是本乡的百姓,就由几人单独负责给他们提供吃食。

        杜若四处看了看,才走到一个摊棚前,让人取了龙舟饭,随即她又看上了鹅掌,让人取了一些,又取了其他一些菜肴,荤的、素的,各种菜肴都有。

        这个摊棚,负责打饭的是位大婶,她见杜若一行人,衣着气派,气势俨然,杜若要什么,她就装什么,很快装了满满几个食盒。

        “就这样吧,辛苦大婶了。”杜若点好东西,拱手行礼,又取出个小袋子,双手奉上。

        大婶接过小袋子,神情有些呆滞。

        她有些不解,这个小袋子很小,看着装不了多少钱,而且,她接过来就知道,不重,难道穿着这么体面的小娘子,还要蹭饭吃吗?

        不过她看了眼杜若,又看了看她旁边跟着的两个小孩子,没有说话,把小袋子放到篮子底下,就这么让她们走了。

        她旁边有人看到杜若她们取了不少东西,问她:“刚才的小娘子,给了多少礼金?”

        “足够,足够。”大婶没提多少,摆了摆手,继续忙活。

        杜若自然不知道大婶心里的想法,她是取了不少东西,但是她奉上了一粒金瓜子做礼金,就算长安城里的食肆,一粒金瓜子,也足够点一桌好菜了。

        取了吃食,她就让人在附近找了个能遮荫的地方,大家坐下来用膳。

        龙舟饭,一人分了一份,尝尝鲜,其他的吃食,她也让人分下去。

        “阿娘,这糯米饭,做得不错。”她尝了一口,点头夸赞。

        周氏试了一下,也点头:“这位掌灶,手下功夫不错。”

        吃了龙舟饭,杜若又啃起了鹅掌。

        鹅掌是红烧的,烧得糯糯的,一口下去,表皮酥滑,筋骨松软,满口醇香,回味无穷。杜若一口接一口,很快,一只鹅掌就被她啃掉了。

        “阿娘,你尝尝鹅掌,四郎阿弟,你们也尝尝。”杜若招呼他们吃鹅掌,自己又啃了一个。

        周氏吃了,也说好。

        李四郎和杜衡,则是忙着吃东西,随意点头,没空说话。

        除了这些,还有豆角、小青瓜,这些素菜,虽然做得简简单单,也很入味。

        “乡野之中,有高人。”吃到最后,周氏赞道。

        众人皆认同。

        用过了膳食,一行人继续往南走,就到了月灯阁。

        月灯阁,是一个佛阁,原是观灯赏月之处,后来,在阁下建了个广场,广场上既可击鞠,也可蹴鞠,每到春天,这里是长安很热闹的所在,新科进士们也会来这里击鞠,来观看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

        今日是端午节,这里自然也是热闹非凡。

        杜若等人,除了观看击鞠,还买了许多东西,吃的玩的都有,一直玩到日头西落,才回府。

        这日,到了晚间,先前招待杜若的那位大婶,收拾好了家什,盘了一下帐。

        乡民们向路人提供龙舟饭,也不是白辛苦,这日,赚得少的,有一千多辛苦钱,她手艺好,来她这个摊棚的人很多,每年赚的都比旁人多,不过今年,她盘好了帐,发现不亏不赚。

        她凝神思考,突然想起杜若给的那个小袋子,她还没看,不知道放哪里去了。她翻了一下,把小袋子找了出来,打开来一看,吃了一惊。

        “阿郎,你快来看看,这是什么?”她握着东西,有些不敢相信,招呼丈夫过来看。

        “这是……金瓜子吧?”她的丈夫也没见过金瓜子,但是听说过,这么说道,语气中有些不确定。

        “金瓜子值多少钱?”大婶悄声问道。

        “我来秤一下。”

        两人折腾了一下,发现这是一两金子,也就是十两银子。

        往年他们夫妻俩辛苦几天,给路人准备龙舟饭,能赚二两多银子吧,这次赚了十两银子,真是想都不敢想。

        “这不行,这点吃食,给五两银子最多了,我原以为小娘子给少了,这分明是给多了,得还给她一半。”大婶觉得杜若不知道行情,才多给了钱,她不能昧下这笔钱,得还给她。

        但是长安这么大,他们又不知道杜若是谁,该怎么找她呢?

        夫妻二人,商量了半晌,不知道该怎么办。

        太子知道了三皇子的伤心事,自然好一通开解,到了晚间,三皇子就留在太子那里,和他共榻歇息。

        太子本来睡着了,又被他闹醒了。

        太子发现他翻来覆去,不肯睡觉,问他:“又怎么了?”

        “阿兄,阿耶喜欢念书好的人吗?”三皇子问他。

        太子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没有吧。”

        他念书一向不比二皇子好,皇帝也没觉得二皇子比他好吧。

        “那阿兄喜欢念书好的人吗?”三皇子又问。

        “韶南,你好生念书,阿兄当然高兴,你尽力了,功课一般,阿兄也不会生气。”太子停顿了少顷,才回道,“因为,你是我阿弟啊!”

        三皇子抱住了太子,不说话了。

        太子摸着他的背,安抚他,脸上却若有所思,只不过,黑暗中,无人可见。


  (https://www.skjvvx.cc/a/38031/38031359/9460990.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