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0199章 赐剑狂魔

第0199章 赐剑狂魔


  时光飞逝,时间转眼来到四月末。

  淮阳郡守申屠嘉,已经率领淮阳郡兵七千,以及临时招募的乡勇青壮,共计一万人,踏上了前往荥阳,守卫敖仓的征途。

——————

  送往南方征越大军主将周灶手中的军令,也即将在数日之后抵达。

  至于大将军灌婴率领的平叛大军,也已经在四月二十日自长安北阙出发,前往函谷关外的睢阳一线。

  除了北军的两部校尉,共四千余人外,灌婴大军光是从长安及附近,就吸收了至少一万五千名士卒,以及五万左右的民夫。

  根据灌婴本人的推测,待等大军抵达函谷关时,光战斗编制就有可能达到五万人以上!

  如此一来,中央部队与叛军的实力对比,光从人数的角度上,大抵可以持平——齐地叛军总人数达二十万,但若论实际战斗编制,不太可能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

  原因很简单:即便是中央部队,在后勤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只要大军出了关中,那每一个士卒的口粮,都需要至少两个民夫负责调运。

  具体到组织能力更差的地方郡国军队,军队中民夫与战卒的比例只会更高。

  在历史上的景帝一朝,吴王刘濞悍然发动叛乱时,刘濞派往百越、朝鲜半岛,乃至于匈奴的使节,都是以‘十万’为单位,形容刘濞大军的。

  ——吴王五十万,百越三十万,楚王二十万,齐鲁诸王四十万,共百四十万大军汇集,以攻长安!

  战士数量掺水,也算是封建时代的战争中,最常见的战略欺骗手段了。

  实际上,吴楚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刮净家底,发吴国境内十四以上,六十二岁男子,才凑出总共二十万人的大军①——就这二十万,都包含了民夫、奴隶、炮灰等非战斗编制!

  楚王刘戊,也是拼尽全力,凑出了十万乌合之众。

  至于汉时还未被开发,甚至停留在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百越之地,也不大可能承担得起‘三十万’这种数量级的常备战斗编制——热带雨林,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

  实际上,奉始皇帝之命征讨百越,并长期驻扎于百越之地的军队和移民加在一起,实际上也不过数十万;只靠着这数十万人,赵佗、任嚣就已经大致镇压住了百越之地。

  从这个角度上来推断,百越之地满打满算,其供养的人口数都不大可能超过百万——即便是加上数十万前秦遗民。

  不到百万人,抽调三十万士卒?

  别说老弱病残了,加上女人,百越都承担不起如此庞大的军队!

  更何况‘百越’之由来,便是长沙以南的两广地区,在西元前最直观的格局体现:部落数以百计,各不相服,彼此征战不休。

  这样一片边地沼池湿瘴,民风彪悍桀骜不驯的土地,刘濞真能压服?

  别闹了~

  刘濞又不是祖龙。

  真实的情况,只怕是百越之地势力最大的三家,南越、闽越,东瓯三家,加到一起出了一到两万兵马②;剩下小部落派了些炮灰。

  而真正在刘濞的率领下披荆斩棘,顺利抵达梁都睢阳的叛军,便是吴国所有能战(站)之男子二十万,楚国兵十万,以及百越士卒万余。

  便是这三十余万的大军,在梁国不到十万人的守卫部队面前,足足被拖了两个多月。

  待等吴王刘濞认识到睢阳无可攻破,决定绕道,先攻周亚夫驻扎于昌邑的中央军时,却在周亚夫手下输了个一败涂地。

  周亚夫大败吴楚三十万大军,用了多少兵马?

  历史记载,周亚夫受景帝之命,率三十六路将军出征;那这三十六路将军,能有多少兵马?

  加到一起不超过十万!

  汉军制,二千人为一部校尉,再由两个校尉部组成一部都尉,可号称一军;当然,‘奉旨超编’的长安南北两军,以及飞狐军不在此列。

  而一军之统帅,即率领麾下四千人的都尉,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将军’。

  就像此时的车骑将军柴武,正式官职为‘飞狐都尉’,但私底下,也有人用‘飞狐将军’来代称。

  也就是说,周亚夫率领的三十六路将军,理论上各自有四千人的编制,共十四万余人。

  但吴楚三十万大军,都把牛吹到一百二十万了,中央能不在战斗人数上掺水?

  自是不可能。

  ——撇开镇守荥阳的窦婴大军,以及攻打赵地、救援齐地的军队不论,光是前往睢阳,协助梁王的周亚夫大军,便扬言大军近五十万!

  但实际上,周亚夫大军非但没有五十万,甚至就连三十六个都尉部的十四万人都没有——吴楚之乱中,领两千人的校尉,也已经有资格被称为‘俾将军’了。

  此次叛乱也无例外,无论是叛军首领刘章,还是长安中央,也都在战斗编制中适度掺了水——齐地叛军号称大军五十万,实则不过二十万人,战斗编制不超过五万。

  中央军更是夸张:灌婴向外传出‘四十万大军’的讯息时,其麾下大军,哪怕将那五万民夫算上,也还不到七万人!

  就算是一路上吸收青壮乡勇,各地游侠,八方好汉,大军规模也不大可能超过十万人。

  睢阳保卫战,最终也大概率是以北军为框架,长安青壮为士卒的二万中央军,以及一路征集的三万余乌合之众,对阵叛军近五万鱼龙混杂的所谓‘大军’。

  而对于本次战争能否取得胜利,无论是军方还是长安朝堂,都有着十足的信心。

  ——半年前,刘章的大哥齐王刘襄亲自进发关中,也没能在灌婴麾下的‘八万大军’面前讨得便宜!

  彼时,无论是朱虚侯刘章,亦或是东牟侯刘兴居,可都在刘襄麾下!

  现如今,刘襄亡故,刘兴居社会性死亡,刘章孤身一人,再加上那十个连继承产业资格都没有的悼惠王庶子,以及一个还没成年的小齐王,能做成什么大事?

  便是在这样乐观的氛围下,却有一人对此次诸侯万叛乱持悲观态度。

  ——皇帝刘弘!

  匈奴使团已经再次得到单于庭的外交指令,正式答应下刘汉室关于‘和亲’的提议。

  准确的说,是刘弘为了体面的赔款,而自愿搭上一个妹子的请求。

  ——大约十天之后,代王长女,刘弘新鲜敕封的馆陶公主,就将自长安城北的灞桥正式启程,随匈奴使团一同前往草原。

  除了外嫁公主之外,作为陪嫁,汉室还要付出数万石粮食,二千石茶,五百石盐,随馆陶公主刘嫖一同送去草原。

  刘嫖外嫁匈奴一事,为此次汉匈外交画上了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句号——汉室保留了一丝体面,但除了这点可笑的面子以外,汉室可谓满盘皆输。

  无论是从国家尊严,还是外交策略,亦或是短期利益、长远发展的角度,汉室都在此次外交之中输了个底儿掉。

  若非要说有什么收获,那就是匈奴人有可能出于仅存的那一丝‘外交礼数’,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之间,不会大规模成建制的攻扰汉室边墙。

  便是这一点微乎其微的外交利益,让刘弘做出了近乎丧权辱国的决定。

  因为汉匈边界的安稳,对面临诸侯叛乱的汉室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撇开双线作战的弊端不论,在如今,汉室即便统合全国之力,都无法从匈奴人身上取得太大的战略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出现问题,尤其是诸侯王叛乱这种严重的问题,使得在对匈战略中本就不占优势的汉室雪上加霜。

  就好比兄弟二人加一起,都打不过隔壁的大块头,结果有一天,兄弟二人先打起来了!

  更让刘弘这个大哥难受的是:向自己发起挑战的二弟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觉悟!

  无奈之下,刘弘便只能通过示弱,去争取隔壁大块头换个地方玩会儿的可能性,好转过头来,好好收拾一下不懂事的弟弟。

  匈奴人认可和亲的提议,便意味着起码今年,匈奴人不会插手汉室内部的事情——刘弘也并没有完全示弱,也适时的点了一句冒顿的身体状况。

  只要匈奴人没蠢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就不大可能在最近两年,发动大规模侵扰。

  这就意味着北方边墙,暂时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即便是相对而言。

  外部得到了短暂的安稳,内部,中央绝对实力又远在叛军之上,按道理来讲,此次叛乱镇压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

  但让刘弘感到忧心忡忡,从而不敢对此次叛乱保有绝对把握的问题,恰恰出现在中央——陈平、周勃一党!

  哪怕不考虑此次叛乱与半年前那场动荡的高度相似性,光是从叛军打出的旗帜:上非惠帝子,刘弘便不难猜到,刘襄这次发动叛乱,陈平周勃绝对逃不开干系!

  ——上非惠帝子,可是周勃首倡!

  时至今日,刘弘也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证据,来证明刘章此次叛乱,是得到陈平、周勃的授意。

  早在四月十日,刘弘下达的旨意便以八百里加急的途径,发往了淮阳郡,命令申屠嘉率军进驻荥阳。

  待等十数日之后,那封八百里加急才送达淮阳郡。

  正常来讲,此事并不存在多大的疑点——尤其是对于一个生于深宫,有生之年连长安都没出去过得儿皇帝而言。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如果刘弘不是穿越者的话’。

  作为后世人,刘弘即便没有精确的认知,也能大致推测出长安距离淮阳郡的直线距离,不会超过八百里,哪怕是算实际路程,也不过千里有余。

  而齐都临淄距长安的距离,几近三千里!

  从四月初一,悼惠王诸子正式发动叛变起算,消息从临淄传到长安,可是仅仅花了八天!

  以此为参考,同样通过八百里加急的渠道,从长安发往淮阳的军令,本应在三日之内,就送达淮阳郡守申屠嘉手中。

  四月二十日之前,申屠嘉就应该抵达荥阳——淮阳郡至荥阳,路途不过三百里;就算淮阳郡兵再如何辣鸡,申屠嘉再慢,也应该在收到命令后十天之内,抵达荥阳。

  但是,原本应该在三天内,即四月十一左右抵达淮阳的军令,最终却耗时十数日之多;直到四月二十九的今天,刘弘才接到申屠嘉在八天前发出的消息:大军开拔。

  千里来回,总计不过两千里的路程,还是在道路设施极其完善,驿站网络堪称天下之最的关中,还是八百里加急这种换人换马,不顾忌任何成本的传输方式,居然花费了半个月?

  这里面要是没问题,那陈平都能上树了!

  ——要知道四月二十才从长安出发的灌婴大军,如今也已经快到函谷关了!

  刘弘之所以在叛乱爆发第一时间派申屠嘉去守荥阳,除了信任申屠嘉历史上的正直人品,以及基本没有污点的政治成分之外,最主要的一点因素,便是淮阳距离荥阳够近——三百里。

  在刘弘的预想当中,申屠嘉这种从开国功臣中靠着武勋,在历史上一步步从小兵爬上丞相大位的人,应该能在灌婴大军出发之前抵达荥阳。

  只有这样,刘弘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让灌婴插手荥阳,即敖仓事务。

  现在可倒好,等申屠嘉率领大军进抵荥阳,必然会碰上替申屠嘉‘暂时代为防守’荥阳的灌婴大军。

  在周勃被罢免,太尉空置的现在,敖仓究竟能不能回到朝堂(刘弘)掌控,都还得看申屠嘉在面对军方第一人:大将军灌婴时,能有多硬气。

  出于这个考虑,刘弘也已经单独通过御史大夫采风团的渠道,向申屠嘉发去一则口谕:战起之时,淮阳军每一个士卒,都必须在荥阳城内!

  刘弘相信,申屠嘉能明白刘弘话里的深意:要是敖仓被灌婴抢走,那你也别回来了!朕连第一面都不想见你!

  为了让申屠嘉能在灌婴面前硬气一点,刘弘甚至···

  嗯···

  给申屠嘉赐了把御剑,咳咳···

  剩下的,就看申屠嘉能不能拿出‘手握尚方宝剑’的气势,将敖仓把住了。

  ·

  ·

  ·

  PS:史记中有关于吴王刘濞发动吴楚七国之乱时,鼓动吴国百姓的记载:寡人的儿子今年十四岁,会以士卒的身份冲锋陷阵;寡人自己今年六十二岁,也会亲自担任统帅出征,所以吴国境内,十四岁以上,六十二岁以下的男人,统统都要随寡人出战。

  而关于吴楚之乱中叛军人数的研究,没有找到太过靠谱的说法,只找到几点:吴楚之乱前,吴国在册户口二十万左右,约百万人,去掉女的,再去掉老幼病残,贵族阶级,能参加战斗的不会超过三十万人。

  关于此数据,也有学者做出了大致推断:吴楚之乱中,吴军大致二十万人左右,楚军十万以内,百越之地,主要是三个巨头,加在一起派出了一万人左右。

  对于百越之地派了多少人参加吴楚之乱,佐吏其实找到了另外一个参考:在历史上的文帝时期,百越三巨头中最弱小的东瓯,在闽越的攻打之下狼狈不堪,遂向长安发出求援,汉室中央最终命令长沙国派兵救援。

  然后长沙国派出了五千名诸侯国兵,就帮助百越老三东瓯打跑了老二闽越···

  从这个角度来看,闽越总共的兵力,都不大可能过万;即便算上带着木棍乃至于石器骨器的‘士卒’,也不会超过三万,东瓯更是很可能战卒不超过五千。

  至于百越的老大,老乌龟赵佗掌控的南越,实际上也并没有太强大——历史上的文帝朝,赵佗在称帝和称臣之间反复横跳,最终甚至进攻汉藩长沙国时,淮南厉王刘长那个肌肉男,就带着本国的军队,就是把赵佗的南越大军一顿胖揍,临走还顺手灭了百越老四。

  从这种种角度推断,百越,主要是三个巨头派出支援刘濞的部队人数,不大可能超过一万——人家还有留人守家,还要三国鼎立,还要野望中原,怎么可能把军队全派去帮刘濞嘛!

  


  (https://www.skjvvx.cc/a/29/29441/635727300.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