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入京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入京


  朴周源不同于一般的朝鲜两班贵族,是一名异类,对官场不怎么上心,反而注重民生。
  大周国为上国,文化乃是世界的中心。
  不论是蒙古,安南,朝鲜,日本等等国家,都受到其文化的影响,朝鲜则全盘接受。
  大周民生凋零,可是对比朝鲜,仍然是远超于朝鲜的。
  哪怕是历史上崇祯时期,国内的文化,经济,科技,农业等等,都远不是朝鲜可比拟。
  至少崇祯十年后,南方还是如此。
  这也是朴周源困惑的地方。
  明明全盘学习数百年,为何朝鲜还是这般的落后,不光国内民不聊生,国外也都能欺负。
  日本比朝鲜国土强大,人口繁多,大周更不提。
  那蛮族在赫图阿拉时,才三十余万人口,数万之兵,为何就能压迫朝鲜呢。
  还年轻的朴周源,心中留有抱负。
  他想要好好的看一看金江镇,看一看上国,希望从中找出解救朝鲜的道路。
  可是年轻人心中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为了早日到达京城,使者团日夜兼程,渡江涉水,克服艰难。
  先是到了镇江。
  镇江的军兵没有因为其是使者团就放行,仍然严格的检查使者团的物品。
  哪怕是用来向上朝朝贡的贡品,也一一清点入册。
  几位有品级的朝鲜官员免于搜身,其余的不论何人,都被披衣摸胯,解视行装。
  一番大动下来,使者队伍乱成一团,各自皮箱纸匣狼藉草莽,争自收拾。
  朴周源虽然是使者的弟弟,却没有特殊对待。
  他倒是不怎么在意,唯独对镇江兵摸胯这一块,感觉十分的羞耻,特别是身旁明显有不少朝鲜兵。
  这些在朝鲜地位低下的军户,看着这些穿着长衫,国内趾高气扬的贵人,狼狈不堪的模样。
  虽然脸上没有笑,眼睛里却笑意十足。
  如果没有这些朝鲜兵,朴周源还不觉得被冒犯,正是因为这些人在,他脸上羞怒通红。
  可是又无能为力,只此一事,就把他打击的灰心。
  镇江乃军事重城,所以不招待朝鲜使者,朝鲜使团要么继续赶路,要么城外扎营。
  见天色还早,使者团选择了继续赶路。
  结果没走多久,春雨突降。
  使者团又连忙安营扎帐,可是帐篷虽然搭起来了,地上全是泥浆,无处落脚。
  又有野外蚊虫肆起,不敢掀开帐篷帘子,导致帐篷内热气飙升。
  朴周源是使者的弟弟,不需要做活,虽然烦闷却轻松些,不像杂役们。
  不但要照顾货物,还要寻干柴等各事,在雨中狼狈不堪。
  雨停了,天也黑了。
  第二日。
  使团继续上路。
  抵达东沟前,景色从野外荒芜渐变,犹如沙漠绿洲般的发现,朴周源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新世界。
  金江镇是军事重城,众人无法进去,所以未看到全貌。
  眼前原野平阔,沟渠遍地,处处耕地,根姊狼藉,牛蹄辙跡,纵横草间。
  好一副悠然富庶的农间之态。
  只凭眼前所迹象,朴周源就断定已经临近东沟。
  东沟是镇江到金州第一个新城。
  众使团还未看到东沟城,就见到堤坝上放牧的百姓,或羊群,或耕牛。
  虽然穿着简朴,乃至满身的补丁,面色也瘦弱,却自有一股安宁之气,让人殷羡。
  羊豕弥山,朝烟缭青。
  朴周源下意识的想到了这句诗。
  都说金江镇新立,年年大战,百姓困苦不堪,他所见之局面,却是一派安宁、平和之景。
  只这东沟新城,就远超过朝鲜各地。
  因为有朝鲜国主的国书,以及东江镇的检验放行文勘,因此东沟放了使者入城。
  正使,副使和东沟官员沟通,朴周源则去城里游历。
  有木屋,石屋,乃至砖屋。
  门户整齐,街术平直,两沿若引绳然,墙垣砖木筑各有,虽然不奢却新洁。
  百姓虽然不富,却也偶有说笑。
  金江镇才起几年,且连年大战,只这东沟就是如此,那更富于的金州又是如何?
  朝鲜立国数百年,民生却比不上这金江镇一偏城也。
  朴周源忽然意沮,失去了游览之意,想要回去歇息,心里却滚烫的一片。
  到了落脚处,本来他是要和人通铺而睡,他哥哥照顾他,让杂役去挤,为他安排了单间。
  朴周源习以为常,和大哥吃完饭,用杂役送来的毛巾铜盆洗漱完,躺在床上。
  突然坐起。
  “此嫉妒心也。”
  不禁感叹,自己素心淡薄,以此为荣,不想才入金江镇一偏城,所见不过百一,就如此慕羡猜妒。
  他睡不着了,披着外衣在屋子里东面而立,良久才转身。
  朝鲜国土远比金江镇大数倍十倍,而百姓数百万。
  又有数百年根基。
  可是他知道朝鲜国内是个什么情形。
  成群结队的百姓,衣不蔽体,空手沿村乞讨,皆无家产,各处徒留枯骨。
  第二日。
  他压下心里的妒忌,又看到东构城百姓的细致处。
  周视屋置,皆整伤端方,无一事苟且弥缝之法,无一物委顿杂乱之形。
  虽牛栏脉栅,莫不疏直有度。柴堆奠痔,亦皆精丽如画。
  又有东沟城里的饮水井,用磨石覆盖,穿其两傍,劣容沒器,所以防人堕溺,且障尘土。
  又水性本阴,故使蔽阳养活水也。
  井盖上设辘护,下垂双埂,结柳为棬,其形如狐而深,一上一下,终日沒不劳人力。
  朝鲜国内却没有这种,唯独汉城大户之家是此做派,原来是学习上国。
  可惜却没有推广百姓家中,不过他又想到两班勋臣的做派,如何会费这般力气,因此越发的感叹。
  就连取水的百姓的做法,也令他大为惊奇。
  无他。
  扁担矣。
  这做法就令他满眼震惊了。
  汉城大户之家虽然有这井,却也没这等便法。
  朝鲜百姓多用器物取水后背在身上,不光容易打湿衣物,而且在窄路隙巷中要小心躲避,更费力气。
  一条扁担,就让两班勋贵之后的朴周源大开眼界。
  上国。
  就是这般的气象。
  人们皆以为上国是因为人多,面积大,因此被成为上国,靠武力传播文化。
  可是先进的文化,是自发自上而下,被落后文化所汲取学习的。
  上国哪怕是民间的百态,也是朝鲜这等国家羡慕的对象。
  一条扁担。
  在上国百姓中,乃是寻常之物。
  如果哪个人对上国百姓说,此物乃大利,那名百姓估计得笑的喘不过气来。
  可是真切的是。
  在朝鲜贵族子弟中,扁担的确是令人振奋之物,值得学习之法。
  使团终于离开了东沟。
  然后菩萨庙,大旬,小旬,东洼,西洼……十井……
  朴周源就仿佛来到了一个满是宝藏的世界。
  随处望去,随处摸去。
  都是令他震撼的景物物件。
  上至金江镇城墙,水利等大型工事,下至各色农具,耕作之法,令朴周源眼花缭乱。
  一路下来,他已经抄录了好几本,因为他皆认为值得学习。
  金江镇的“繁荣”和“先进”,让他从原本低落的情绪转为激动,极为五味杂陈。
  国内两班贵族还有人看不起金江镇,常把金江镇困苦,需要朝鲜支援挂在嘴边。
  可朝鲜却处在愚昧落后,百弊丛生的生态,这令朴周源眼色复杂的看着自己记载下来的一路所见。
  他不知道自己回国后,自己的这些记载会不会被认可。
  每个人的觉悟是不一样的。
  正如刘兴祚虽然成长于蛮族,可是当看见蛮族屠戮汉民时,他觉醒了民族主义。
  这位两班低级勋臣子弟,同样因为所见所闻,激烈的情绪冲击下,心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不同于他的是,他的哥哥所见所闻,升起的感怀,则是金江镇的确如传闻那般强大,值得讨好对方。
  如果平辽侯能看重自己,对自己家族的前程,有极大的帮助。
  总之,一路艰辛的朝鲜使团,终于到达了金州。
  朴明源见到平辽侯,极其的恭敬,自居为下臣,不敢有丝毫的使者之态。
  连国主都交好对方,与对方结亲,自己家族势衰,又有什么资格摆谱。
  唐清安神情温和,表示对方一路辛苦了。
  接过送上来的礼单,看了几眼,对比他个人来说,的确是颇丰,不过对比金江镇数百万民,则是可有可无罢了。
  因此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看重的是朝鲜国主答应,今年近百万石的援助,乃至每年数十万石的援助。
  这才是对金江镇有用的。
  区区礼单,哪怕再琳琅富贵,他也不放在眼里。
  “听说令弟十分有才,记载了不少关于金江镇的笔迹,可否让我一观?”
  朴周源一路的做派,被人瞧在眼里,提前上报。
  唐清安得知后,虽然觉得东岸各地,没有什么不能让人瞧得机密事务,谨慎起见还是提了出来。
  朴明源如何敢拒,不等他答复,节度府亲卫就出门向朴周源处,搜出了他的笔记。
  送到将军处,朴明源坐立不安,生怕自己的弟弟记载了一些不恭敬的事。
  上朝节度使默默的翻看他弟弟的笔迹,他坐在凳子上,满头是汗。
  唐清安终于看完了。
  内心感叹。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本大名鼎鼎的朝鲜笔记,诞生在了他的金江镇。
  其中并没有什么。
  不过是些汉民生活的习惯,用物之类的。
  却让这名朝鲜勋臣子弟激动感慨的全部记载下来。
  这就是汉民族的文化,为何成为东方文化基础的原因所在。
  唐清安把笔记让侍卫还了回去。
  这笔记虽好,可惜朝鲜两班勋贵却不瞧在眼里。
  因为他们心中没有百姓。
  两班勋贵不认可,不推广,这笔记也不过是一本无用之物罢了。
  朝鲜几百年来都有使团入京,也没见把所见所闻的好东西推广开来。
  “朴大使,希望你去京后,能为我金江镇多向朝廷解释一二,如果功成,我亲自设宴为你接风。”
  朴明源连忙起身,激动不已。


  (https://www.skjvvx.cc/a/28766/28766943/714454081.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