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大宋公司 搞钱能手
高利贷资本,一方面由于其高昂的利息,对小生产者必然会有冲击和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许多小农、小手工业者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借贷来实现其再生产的。哲宗时期,浙西一带春夏之际,几乎家家“举债出息以事田作”。还有比如京师的花灯生产者也是靠借贷来购买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因此,高利贷资本对社会再生产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的来说,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信用业、金融业的创新式发展无疑是历代以来的巨大进步,这反映了我朝商品货币经济的高度繁荣,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纸币为例,纸币的出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然而,纸币的发行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朝廷滥发纸币,致使纸币大幅贬值,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内部经济秩序濒临崩溃,社会矛盾进步激化。以上为老臣个人总结,还望皇上指正!说完便低头俯身拱手行礼!
对于大宋这家超级公司来说,如何搞钱是第一要务,历代董事长都是以搞钱为最高职业目标及公司愿景。所以也就培养和孕育出了像王安石、苏辙、蔡京等这些敛财能手的总经理,变法派领袖王安石说: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也就是说搞企业就是要搞钱,这是道义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旧党中人苏辙也说: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苏辙则说的更加直接,钱财乃国家之命运所系,朝廷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钱,公司的生存和破产,朝廷推行的任何政策都离不开钱财的支持,所以搞政务第一要决就是如何搞钱。
想到这里我便对殿内众位大臣说道:朝廷就是一家企业,如何搞钱才是第一要务,没有钱我们那拿什么去强军,拿什么去做社会福利,拿什么去吃饭?所以,蔡太师刚才所言的高利贷、税收、飞钱业务等都是搞钱的手段,无可厚非。朝廷就要像一个贪婪的大商人,要积极介人市场,与商贾分利。
瞬间殿内众多大臣石化住了,今日皇上这是怎么了?中邪了还是发烧了,竟然在内朝众多大臣的会议上,说的如此露骨和市井,跟之前的彬彬有礼根本就是判若二人。一时间大家都彼此面面相觑,就连蔡京也是一头雾水,这皇上的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呢?对于王棣三人来说,一直高高在上的皇上竟然如此?跟之前想象中的高贵形象完全不一样。就在众多大臣懵逼之时,执政兼尚书左丞张邦昌此时站了出来说道:启禀皇上,这,大宋乃大国也,有无穷不竭之货,反妒大商之分其利,宁使无用而积为朽壤,何哉!
我用鄙视的眼神看了看张邦昌回复道:张爱卿,朕问你几个问题?此言一出,连一向见怪不怪的张邦昌也蒙圈了,便连连行礼说道:请皇上尽管发问。我便接着问道:要是朕停发张爱卿一年月奉,贵府还能天天锦衣玉食吗?要是朕让张爱卿每天蜗居于九平方的廉租房,张爱卿作何感想?要是每天让张爱卿步行来上班,张爱卿可愿意?张邦昌瞬间身躯发抖,在皇权至上的时代,皇上的话就是圣旨,吓的张邦昌连忙跪地磕头不止,口中还不忘念念到:请皇上怒罪,请皇上怒罪。
为了把众位大臣的观念改变过来,进一步提升重商的力度,便只好拿张邦昌开刀了,便怒视着张邦昌道:张爱卿也知道,要是没有钱,一位朝廷重臣的吃、住、行都根本没有办法克服,那朕请问,京师的百姓又如何度日,乡下的贫苦农民又该如何度日,朝廷要是不能给百姓好的生活条件,好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那我们这些人就是历史的罪人,正所谓无奸不商,钱财乃是安身立命之物,与其放在重利自私的商贩手中,为何不能让朝廷来掌控这些钱,从而进一步改善民生,发展军事,强国保平安?张爱卿格局如此之小,轻视商贾之利,置国家和人民于不顾,为了惩罚其过失,特令张爱卿步行一个月来当班,而且不能迟到更早退,要是中途又车马接送,直接流放三千里。
顿时殿内一片鸦雀无声,原先大家都感觉震撼,现在简直是逆天的惊讶,这种对大臣的惩罚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让一个大臣不行来上班,这不是要了老命吗,这皇上今天是咋了,统统不按朝廷的套路出牌。但是对于刚才的惩罚,也是心有余悸,士可杀不可辱啊,这样简直比死还难受,这种惩罚真的是杀人还诛心呢。众人便都面面相觑,二眼微眨。
此时蔡京算是反应过来了,虽然皇上话粗但是理还是在的,只不过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其目的还是一样,原来还担心自己的诸多经济政策会遭到新皇帝的清算,现在才发现原来新皇上跟自己一样有着强烈的搞钱欲望,虽然之前自己是被迫实现经济改制,为了满足老爷子的对钱财的需求,而现在不一样了,这个新皇帝骨子里就是生意人,其对朝廷如何搞钱,比起自己有过而无不及之,这才是老夫的知己啊。
想到这里便顺着我的胃口说道:启奏皇上,老臣继续禀报下矿治业的情况。为了全面了解大宋的经济运行情况,我便点头示意蔡京继续说下去,蔡京在得到我的首肯后便继续说道:朝廷一直对于矿产有着浓厚的兴趣,毕竟挖出来的铜矿、银矿、金矿,都是非常诱人的财富。朝廷为了发现更多的矿苗,开发更多的矿藏,设立“诸晓坑冶"的“检踏官"(勘探矿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也鼓励民间积极探矿、报矿,对发现矿藏的人给予丰厚奖赏,一般情况下,凡有矿苗被发现,朝廷都会积极设立场务开采,只有位于观寺、祠庙、公宇、居民坟地及近坟园林地者,不得受理和开采。在私有物业发现矿藏,矿产的所有权归业主,不过官府要“官抽官市"一定比例。如果业主缺乏开发矿藏的人力、财力,可以有偿转让给他人。
对官有的矿场坑冶,熙宁之后,多实行“二八抽分”的买扑制,即允许私人承买矿场开发权,所得矿产,官府征收20%,矿主得80%,“二八抽分”制无疑是一项可以激发民间采矿积极性的制度。从而导致了无数冒险家怀着发财的梦想,投身于探矿,采矿的“寻宝之旅”。百姓经常说:统治,利之所在,有矿苗去处,不待劝率而人自寻逐矣。凡坑户,皆四方游手,未有责钱本而往者。为什么不带本钱的四方游手也能承买矿场?因为朝廷有一项政策:坑冶检踏官勘探到苗脉,若官府缺乏人力开发,即许雇募人工采打,或召人户开采,应一行用度以至灯油之类,并许召保借支官钱应副,候烹采到宝货,先行还官外,余充课利。承买矿场的坑户,若无本钱,可以向政府预借启动资金,包括灯油这样的采矿用品,等到炼出矿产品,再归还政府本钱。朝廷甚至承担了贷款开矿的风险:若开采不成及无苗脉,或虽有而微细,其所借官钱并与除破,即不得过三次。坑户如果采矿失败,可以不用偿还贷款;只是三次开采失败后,即失去贷款资格。
在朝廷的积极探矿政策的激励下,无数矿脉被勘探出来,得到开发,从而形成了监务坑井,殆几万计,东南之郡,山高者鲜不凿,土深者鲜不掘,失职之民,漏网之奸昼夜合作,足蹈重泉而不忧于陷,首戴川泽而不虞于压。矿石云涌,炉炭之焰,未之有熄。一泥一沙,蔑遗利矣。
得益于朝廷开发坑冶的政策,石炭(煤)被规模化开采及应用于冶铁,全国铁的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达到了年产15万吨的惊人数量(164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铁产量为3万吨。18世纪初整个欧洲的铁总产量为14.5万一18万吨。)。随着矿业的发展,从而直接带动了铸钱币数量的激增,从开朝初期的七万贯,猛增到二千八百万贯,也就是二百八十亿枚。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按宋人的货币观念,铜钱本身就是财富,铸钱越多,国库就越充盈,国家就越富裕。西欧早期重商主义者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货币即财富,财富即货币”。这种观念当然不符合经济学常识,不过,宋代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市场无疑需要越来越多的货币流通量,只要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量确实是国家财富量与经济规模的体现。
毕竟入乡随俗,我也就认可了这种钱币越是有钱的理念,便对着殿内大臣说道:矿业乃钱币之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军事装备的重要原料,朝廷以后不仅要加大勘探力度,还要在鼓励更多的百姓去参与开发,特别是石炭(煤)的开采,既能给烧制提供燃料,也能给居民过冬提供保障,要大力提倡开采。具体关于如何增加开采量,诸位爱卿回去多想想办法,有好的建议或则意见上奏采纳,实施后确实行之有效的,朕有重赏!众人已经见怪不怪我对搞钱的重视程度了,谁让自己摊上这么一位爱财如命的皇上呢,也都只好认命,但是一听说皇上有赏赐,便都纷纷行礼应答。对于升官发财,是任何一个官员都无法抗拒的事情。
(https://www.skjvvx.cc/a/27564/27564966/6626537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