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得意忘象
“‘刹那’在江湖上所知人不多,盖因第一个领悟它的人,刚把它领悟出来就慨然赴死了。我本以为这门神功已经失传了,却不想今日又看到了。”
“领悟‘刹那’的人是谁?”女子好奇的问阿伯。
“你们可曾听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阿伯问。
“早上听到道理,晚上就可以死了?”小九心直口快,奈何胸无点墨。
“肤浅。”女子白了小九一眼,“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
身为南山书院,儒家弟子,她对《论语》可谓是倒背如流,张口即来。
她将鸡撕下来递给阿伯,继续道:“在儒家弟子中,‘朝闻道,夕死可矣’应理解为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但百家之中也有其它理解,道家弟子6清河便认为,道是人生的至高追求,有朝一日若能得悟,让他晚上死也可以。”
女子在小九面前卖弄,“6清河便曾以这句话来劝导鱼蓑子。”
鱼蓑子正是漱玉所排剑客五大榜单中,与逍遥派落星河、南山书院三督府卫宿诺不相伯仲的绝世剑客。
三十年前,鱼蓑子正值壮年,有一手出神入化的剑术,却逞强斗狠,为祸乡里,与山上虎,水中蛟并称乡里三害,其中鱼蓑子更是排在榜。
鱼蓑子见乡里厌恶自己,心里烦闷。当时有人告诉他,若能杀虎斩蛟,乡里或能对他刮目相看。
鱼蓑子于是持剑上山刺虎,入水杀蛟。
那所谓的蛟或大鱼在水中来去自如,时沉时浮,鱼蓑子与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游了几十里方才击杀。
当时乡里人却以为鱼蓑子已经死了,乡里三害尽除,于是敲锣打鼓,相互庆贺。
等鱼蓑子回到乡里时,看到的正是这番景象,方知乡里竟然如此厌恶自己。
他决心改过自新,但认为自己蹉跎半身,一定不会有所成就而心伤。
6清河当时便用“朝闻道,夕死可矣”劝他,告诉他,古人为闻道,朝闻夕死也可,何况他正值壮年,又何必担忧名声不显呢?
鱼蓑子听他所劝,茅塞顿开,最终成为了一代绝世剑客,名列当世剑客榜单前五。
“不错,我们要说的这位‘刹那’的领悟之人,正是劝导鱼蓑子的6清河。”
在女子近乎掉书袋的讲完6清河劝导鱼蓑子的佳话后,阿伯方道。
“6清河?”女子一怔,“6清河乃前朝臣子,虽为道家弟子,却是一介文人,只懂谈玄说义,论道家治世之学,怎会领悟出‘刹那’这等绝世神功?”
“呵呵,你别忘了,6清河是如何成为道家弟子的。”阿伯笑道。
“你是指6清河夜谈道学之事?”女子见阿伯点头,诧异:“鬼怪之说不足为信的。”
6清河夜谈道学之事流传甚广,但因鬼怪之谈而被世人作为趣谈,并不相信。
6清河本不通道家玄学,在一次出游求学时,6清河想到故人家里寄宿,不想在黑夜中迷了路,不知路径。
黑夜彷徨中,6清河忽然望见草丛中有亮光,于是向那儿走去,最终在荒郊野外遇到一人家,被允许寄宿。
主人是一少年,风姿优美,正在灯下煮酒落子。6清河见其寂寞,便拾子与他对弈起来。
主人谈兴浓,对弈时与他谈《老子》,言辞深远,让6清河初窥道学便沉迷其中。
至后半夜时,俩人索性封盘,谈起老庄来,直到天亮时,6清河方辞去。
他走了十几里,到了故人家后,便将晚上的奇遇说了,
故人奇道,这几十里内无人居住,更不会有富有才情,风姿优美的少年。
6清河不信,他当即领故人回转寻找昨夜寄宿人家,竟再也找不到了。而从此以后6清河谈《老子》大有长进。
后来6清河根据记忆画出了少年肖像,有逍遥派弟子辨认,称画中人物乃逍遥派百年难遇,千年方出的天才少年王辅嗣。
但王辅嗣当时已去世百年了。
巧合的是,当时6清河所经之处,正是传说中王辅嗣死后葬身之地。
时人认为,6清河是在夜间得遇王辅嗣鬼神相授道学,因此在《老子》上大有长进的。
“鬼怪之说的确不足为信。”阿伯也赞同女子,“然而空穴方来风,江湖有这等传言不是没有根据的。”
“您的意思是?”
“或许6清河当日真的遇见了王辅嗣,但不是鬼神,而是王辅嗣的埋骨之地。”阿伯猜测,“在这次奇遇之下,6清河在道学上大有长进也不足为奇了。”
“那与‘刹那’神功有何关系?”小九越听越迷糊,也的觉他们离开主题太久了。
“你是说……”女子忽然明白了什么,眼睛一亮,猛地站起身来,头却碰到了船顶。
“哎呦!”女子痛呼,忙用手揉碰到的地方。
饶是如此,女子眼中兴奋光彩依旧不消,“前辈的意思是,‘刹那’源自王辅嗣的‘得意忘象’!”
“我倾向于他只得到了关于轻功的**,而不是完整的‘得意忘象’。”阿伯啃着最后的鸡屁股,“王辅嗣的‘得意忘象’唯有意会,方能领悟与修习。观6清河一生,他一直不会武功,直到被前朝凌迟处死时,方才领悟‘刹那’神功。而他与王辅嗣有这等关系,可见‘刹那’与‘得意忘象’脱不了关系。”
说了半天,阿伯终于绕回了重点。
原来,6清河与兄长6平原乃姑苏人,在前秦同朝为官。
时逢楚地大乱,6平原任后将军,奉命讨伐乱军苏浮生。
时任小都督的孟贪功冒进,中了苏浮生的埋伏,导致6平原最终兵败襄阳城,孟也被苏浮生抓住祭了旗。
当时秦王宠幸的宦官孟玖与6平原兄弟本就不合,孟又是其弟,他怀疑其弟被杀是被6平原故意为之,于是向秦王进谗言,道楚地不平乃是因为江东百姓思楚,江东百官思楚。今番6平原兵败,更是有意为之,全因他身在秦,心在楚,若不严惩,假以时日,定会随苏浮生剑指洛阳城。
秦王听后大怒,命人连夜夺了6平原兵权,逮入大牢,并抓其兄、子、孙三族,6清河及其家人自然也在其列。
6氏兄弟在江东一系官员中名望很高,闻听他们兄弟二人锒铛入狱后,江东一系官员联名上疏请求宽恕。
秦王在孟玖挑拨下,愈认为江东官员此举有结党复楚之意,于是将上疏官员也抓了起来。
当时庙堂之上能臣贤人颇多,见秦王如此任性行事,于是纷纷上奏疏请求宽宥,为江东官员、6氏兄弟请命。
秦王性格本就倔强执拗,当时苏浮生在楚地连战连捷,更让他认为是楚地百姓、百官不归心于秦国而造成的。
于是秦王不听劝阻,在宦官孟玖挑唆下,以诛杀叛臣,还天地清明之名,下令夷6氏兄弟三族,判6平原、6清河凌迟。
随后,秦王又大肆杀害江东官员,攻下襄阳城后,更是下令屠城,以震慑江东百姓。
最后是秦王辅佐大臣兼老师的太傅司徒允扶棺上朝,死谏秦王,方救了这万人性命。
这也是苏幕遮在西楼之上,对江阳候李歇咄咄逼人,对慕容无忌冷嘲热讽,唯独对司徒云恭敬有加的原因。
但6平原、6清河三族是非死不可了。
(https://www.skjvvx.cc/a/27/27355/6214106.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