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613章 函授班(上)

第613章 函授班(上)


第613章  函授班(上)

        董师三人,对于李师叔说的没正事也认可,董师、白肃山、郭士槐三个,跟李胜利的状态差不多,老师教不了,只能求诸于典籍了。

        现在的李胜利跟董师三人,或是手艺差不多的这批人,真是到了遇上问题才知道自己不会,遇不上问题只觉着自己全会。

        而真遇上问题的时候,有些问题,即便是史老、蒲老也解答不了的,几人的手艺虽说还是不如史老跟蒲老,现如今他们能从前辈身上学到的东西,也实在是不多。

        因为能教的、该教的都教了,除了手艺不如老师之外,他们觉着该会的也都会了,成名成家之后,想要再进一步,只能求诸于典籍了。

        如今又正逢风霜雨雪遍布,三人很难静下心攻书,求诸于典籍却又不能静心去思考,进境就很慢了。

        其实正经该去山上村承接传承的,就该是董师这样的医界中坚。

        但三人的水平又实在不低,差不多超越了山上村一多半的名老中医,就拿中焦脾胃而言,董师跟白肃山的造诣,怕是也没几个能比的上。

        而论及中医治心脑血管病,郭士槐又是妥妥的大拿,山上村没人比的上他。

        教徒弟也得分人的,教他们三个这样的,老师就会被一问一个屁墩,找个抠底的学生,山上的那批名老中医,那是嫌自己活的长了。

        如今的董师三人,就属于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愿教的物件。

        但论及坐堂诊病,山上的名老中医们又各有各的绝活,哪种绝活拿出来,也是值得去学习的,可单学绝活,于传承无益。

        系统的去学,对董师这类人而言,时间消耗的太长,又学之无益,总而言之,中医传承之中,合适的徒弟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真要论坐堂治病,这仨公认水平不错的医家,又跟山上村的名老中医,没多大的区别。

        许多中医的常见病,水平高是这么个治法,水平不算太高也是这么个治法,入门级的水平,差不多也是这么个治法。

        有些时候,许多医家,一辈子也遇不上多少疑难杂症,更多还是在跟普通疾病磋磨,这种磋磨,水平大差不差的也就够了。

        但又有些时候,一些时运不济的医家,也会天天面对疑难杂症,这种病症,就属于没点水平真弄不了的了。

        中医不好批量制造,难也就难在了这里,即便徒弟可以批量的出,将来的病家却不会批量的来,细说起来尽是些矛盾。

        董师等人的水平高,传承就可取,山上村的一些名老中医的水平一般,传承就不可取,那也是胡话。

        这既要看传承的水平,也得看徒弟的水准,史老如今的弟子算是名老中医的一员,说不定山上那批名老中医的弟子,将来就有国医圣手的存在。

        医界这地方也怪,有些时候不以医术论传承的高下,有些时候,还就得以医术论传承的高下。

        就跟大医家、医家、普通中医师,面对桂枝汤症的时候一样,这个时候真是难分高下的,这样的病症,也不存在厘不清的医理。

        但到了李胜利刚刚提出的辐射病上,则又是各有各的道理了。

        中医不需要标准,因为标准就在典籍之中,但中医行医却是需要标准来规范的,不可能让你在普通病症上随意用药。

        许多方子,不是病家问起,这味药放在方子里妥当与否,中医师就可以随便划掉的,用与不用总要有医理支撑的。

        再者,西医标准的客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节,中医的规范或是标准,也需要借鉴一下。

        中医要有自己的标准,那可不是自家关起门来胡搞的,对应西医的标准,中医自己的标准只会更加的严格。

        立方开药医理不清,真吃死了病家,按照之前的规矩,医者是要抵命的,赏罚分明,这才是规矩。

        真论及这样的标准,李胜利也是弄不出来,这种标准的确立,不仅需要中医师的参与,还得需要一些中医外行,或是说各界精英的参与。

        西医或是中医,来单独制定这个标准,也难免有所偏颇的,只是标准的事,现在却不着急,如今赤脚医生还在,这样的医疗条件,谈标准,太早了些。

        想到赤脚医生这一节,遇上了董师三人,李胜利这边也是有疑问需要三人帮着出主意的。

        “三位,青年下乡正在进行之中,函授班怎么选人,你们这些前辈,给我个章程呗?”

        提及即将付诸行动的函授班,李胜利这边也是麻烦一堆。

        借助最初的函授班,拢了一批村医、乡医之后,函授班这边招纳学员的事,也基本停了下来,如今下面的几乎全是中医新丁,首先的一点,函授班资格的划定,就是个问题。

        选人在李胜利看来,也只是细枝末节,自打闹腾起来之后,各地进京的学生人次可是不老少。

        冬天,北边来的还成,可南边的学生穿着单衣来了,总不能让他们冻死在北方,即便冻不死、冻坏也是不成的。

        因此大批的衣物就被免费发了下去,除了衣物、被褥这些,来人对四九城粮食的消耗,也是恐怖的。

        这也是李胜利之前的活扣之一,借着这些学生,他跟王前进可没少往自训班的营地倒腾粮食。

        无论是衣物还是粮食,如今的供给都是很紧张的,由着学生随便进城,城里也真是吃不消。

        如今的四九城就不允许各地青年随便进出,函授班的学员怎么进京,就不是李胜利能解决的问题了。

        除了如何进京之外,还有一个数量问题,人少了,于中医大传承作用不大,人数多了,自训班这边从哪出口粮,也是个摆在面前的问题。

        这些问题董师三人也解决不了,问一问三人,如何筛选函授班的学员,倒是可以的。

        “李师叔,这茬我们也是无权置喙的,怎么选弟子,还得是老师们说了算。”

        扫了一眼用江湖油滑挡住自己的董师,李胜利无奈一叹,这老货也是滑不留手,老师们,自然说的是山上的名老中医了。

        背功、韧性之外,中医择徒还讲究一个悟性,悟性这玩意儿,也是全无标准可言的。

        一个人在这家医脉的悟性,可能在天才之列,到了别家的传承门里,就是笨蛋一样的物件,这也是根本没法说理的事儿。

        <div  class="contentadv">        中医以人为本,还真不是嘴上说说的,师父跟徒弟契合与否,才是关键所在。

        徒弟愿意学,师父愿意教,师父教的徒弟全都学的会,还能在师父的引导之下举一反三,这无疑是最好的师徒关系了,也是最好的传承关系。

        但这玩意儿,也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奢望,就跟李胜利问怎么选人,董师避而不答一样,传承之中,想找合适的弟子,就不是什么容易事。

        李胜利这个小师叔的函授班,如今连的可不是之前中医大那种教学班,而是跟山上村名老中医们的传承息息相关的。

        在这种事儿上胡沁,万一选上来的学员不符合山上那些个名老中医的要求,这茬可是要吃挂落的。

        “江湖油子!

        制药这茬,董师跟老白就别掺和了,以后的中成药,就是个降低用药标准的差事,随行就市的玩意儿,于医术的进境无益。

        你们聚在一起,不如多想想,下面的中医诊所该怎么架构,一个县级的中医院该需要什么样的架构。

        真正的函授班运行在即,下面的赤脚医生学习班也会越来越多,以后咱们手里的学员,只会越筛越精锐。

        下乡,总不能一直待在乡下的,城里下去的青年,终归还是要返城的。

        他们想不到将来事,我们这些擘画中医大传承前路的人,还是要为他们考虑周全的。

        人该怎么选,再怎么往下放,或是怎么返城,这些就该是您跟老白需要耗费心力的事儿了,许多事,总不能老是我一个人顶着。”

        笑着调侃了油滑的董师一句,李胜利这边也肃容说起了正事。

        与制药相比,学了中医的下乡青年,还有乡下青年,将来的去处在哪,才是极重要的一个话题。

        下乡青年、乡下青年,既是一个群体,也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户口之间的区分,也是将来三四十年内的大事一件。

        赤脚医生总不能全部由下乡青年来担着,真正能成为赤脚医生群体的也不是他们,而是真正的乡下青年,不是本乡本土的,谁会枯守一地半辈子?

        但这样的区分,在自训班这边还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体现出来了,就是跟大环境相悖,直接就能让自训班关张。

        这些只能在培训过程之中,悄悄的做区分,不然赤脚医生全部由下乡青年来承接,将来返城的时候,赤脚医生的队伍,就会出现大面积的空白,有些努力也就会随着返城而付诸东流。

        借着函授班,不断扩大赤脚医生之中乡下青年的比重,同时兼顾下乡青年,才是对中医大传承有利的好事,真要是只管下乡青年,不管数量更多的乡下青年,也是本末倒置的营生。

        有些话说出来就是不合时宜的,下乡青年跟乡下青年之分,李胜利不会轻易的说出口。

        但董师也不是什么白丁,差不多听懂了小师叔李胜利话里的意思,这半大老头,也是面色一变,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

        “小师叔思虑周详,这差事我跟老白接下了。

        只是我跟老白一起稍显力孤,人员还是要再选一些的,小师叔能否庇护一二?”

        董师的奉承李胜利没听到,但听到了庇护二字,眉头就皱了起来,要是中医行内人,董师也不会是这个说辞。

        庇护在京的中医师,也是李胜利的职责之一,即便是家境真的很不好,被人盯上的中医师,李胜利也会出手拉一把。

        真到了名医名家这种程度,只要不是叛逆之类,李胜利最起码也能让人活着,真要是叛逆之类,他也没招儿。

        中医行内,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但这类人撇除之后,剩下的那些,李胜利要庇护还庇护不住,动手的人就要付出很大代价了。

        除了中医师、药工之外,中医行内,也有外行人存在,比如中医研究院跟司里的一些人。

        董师要出手拉的,多半就是这类人了,这些虽说不是行内人,但也算是懂行的人,想了一下之后,李胜利也就轻轻点了点头。

        许多事,别说是董师了,就是李胜利跟王前进也不好做甄别,拉的人会不会有麻烦,只有拉了以后才知道。

        董师既然开了口,自有要拉的理由,李胜利也不好多说什么,厚此薄彼,之前也是没办法的,现在时局因北边的事稍微缓和了一些,董师的想法也不是不成。

        人来了,李胜利也轻易不会放董师、老白、郭士槐离开。

        除了攻读典籍之外,中医到了内科高级的水平,想要有进益,要么去看诊治病,要么就是几个医家聚在一起闲聊医术。

        跟蒲老等人的闲聊,多半都在相互诊脉的早课上,时间稍显短促,董师等人来了,李胜利也没客气什么,沏上茶饮,众人落座。

        拿着新病症辐射病,就着中焦脾胃就聊了起来,真要说起中医治病,有些时候也简单,中医内科一半的功夫都在中焦脾胃之上。

        脾胃在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

        要说内科哪一门必不可缺,李胜利说不出来,史老、蒲老、董师他们也说不出来,但中焦脾胃哪一科也不可或缺,却是可以说的出口。

        所以多半内科的中医师都要在脾胃之说上,有点造诣的,不然,手艺可就拿不起来了。

        尽可能的多聊了一会儿,各人都有所收益之后,李胜利这边才散了场。

        李胜利着力于脾胃,也真是为了新病症辐射病,这病虽说后世也有研究,但精研的深度还是不够。

        以后的中医,能骗钱的地界多了,扬名还是在治癌之上,别说治愈癌症了,就是能有效的调养,那也是了不得的名医名家,也能名利皆收的。

        许多事,总有一个发展过程,就跟风雨的目的达不到一样,中医以后也难免成为许多人逐名逐利的工具,无论哪行哪业,纯粹的人都是极少的一部分。

        这也跟中医的迅速凋零有关,都去追逐名利了,枕于传承的就是傻瓜,这也是没地儿说理的营生……


  (https://www.skjvvx.cc/a/21141/21141625/10869089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