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手握重兵
有王宗寿、郭崇韬、宋光葆这些能征善战之人镇守,关中地区固若金汤。
若不出现重大变故,唐国想要夺回,几乎没有可能。
安排好一些重要职位,还要在关中屯集重兵,以备中原变故。
王衍转头,看着山南西道节度使王宗威和武定节度使王承肇,道:“两位爱卿,还请你们将所领军士尽数交由关中王。”
王宗威,王承肇两人一听,身形僵住,心顿时变得哇凉哇凉的。
自己一下从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变成光杆司令了?
王衍冷眼盯着神色变幻的两人,问道:“两位爱卿可有异议?”
“臣无异议,一切听从陛下安排。”两人心中苦涩,却不敢发出怨言。
两人敢说什么?
王衍先是建造大蜀英烈祠,如今携开疆拓土之威,尽收三军之心,蜀国将士对王衍皆是唯命是从,若是两人敢说个“不”字,不用王衍发话,三军将士都会上来将两人生撕了。
王衍满意的点点头,安慰道:“你们放心,等朕回成都后,自会从别处调兵给你们。”
王衍将两人兵马交给王宗寿,其意并非刻意打压二人。
如今蜀国北方以关中为重,若是关中无事,则两人所在的兴元府和洋州自然无事,也就不需要太多兵马。
天雄节度使王承休所辖人马,王衍准备让其让返回秦州。
毕竟是自己的担挑,王衍不好下手。
更主要的是秦州乃蜀国边陲,如今在西方的吐蕃诸部不稳,时常进犯蜀国,须屯兵防备。
王承休是个废物,全靠青青草原才稳居节度使高位。
节度副使安重霸却富有谋略,对付西方诸部绰绰有余。
由此人辅佐王承休,坐镇秦州,能确保西边无虞。
虽然此人阴险狡诈,贪财无厌。
如今蜀国人才奇缺,王衍也只能用其长,而忍其短。
王衍道:“朕将拨两万禁军,还有原威武军,皆交由关中王节制。”
如此一来,算上王宗寿和宋光葆带的一万人,共有六万蜀军驻守关中。
加上入蜀唐军俘虏,和各处新降唐军,王宗寿所节制兵马已有十二万,数量远超一些南方小国的全国之兵,真正的是手握重兵。
王衍殷切嘱咐王宗寿,“朕将关中安危,皆交付与卿,卿勿要让朕失望。卿在关中,务必做好三件事,即‘练精兵、广积粮、高筑墙’,为日后出兵中原做好准备。而练兵之首要,是培养士卒为君尽忠、为国效命的思想。”
王衍道:“南船北马,欲取江南,水师为主。而在中原地区,则以骑兵为王。朕欲争霸中原,没有强悍的骑兵可不行。爱卿要想方设法从西方诸部和契丹国购买战马,训练出一支精锐骑兵。不要怕花钱,朕别的不多,就是钱多。”
这倒是实话,蜀地本就富庶,前王衍又大肆搜刮,帑库中钱财堆积如山,难以计数。
这些钱财,打造数万骑兵绰绰有余。
现在的王衍可不像前王衍,只知道敛财,却不知强国强军。
如此乱世,若没有精兵猛将守护,敛再多的钱财,到最后也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就像一个三岁小孩,手拿一块黄金,早晚会被人夺走。
李存勖兴兵伐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上了蜀地富庶,粮草充足,能解决唐国缺粮少响的燃眉之急。
若是蜀国穷的叮当响,李存勖才不会劳心费力发兵攻打蜀国呢。
王宗寿斩钉截铁答应,“陛下放心!臣定竭心尽力,必不负陛下厚望!”
大致安排好重要军事,王衍长舒一口气。
王衍大声宣告:“还有几日就过年了,朕实在不忍众将士再受奔波之苦,传朕的旨意,全军皆在潼关迎接新岁,朕要与军同乐。”
“另外,朕能挫败入侵唐军,并占下关中之地,众将士皆有大功,所有人一律赏赐半年饷银。”
王宗寿问道:“陛下,那些唐国降卒,也要赏吗?”
“全部都赏,告诉他们,以后他们皆是我大蜀勇士,朕一视同仁。”
旨意传出,众士兵无不欢欣鼓舞。
这些赏赐,对于重权在握的高官来说,九牛一毛而已,不值得一提。
但是对于普通士兵,尤其是唐国降兵来说,半年饷银,无疑是一笔巨款。
因为唐国困顿,加上官员层层克扣,军饷从未足额发放,日子皆是过得穷兮兮苦哈哈的。
而今他们新降蜀国,寸功未立,就得到如此厚赐,无不对王衍感恩戴德。
整个潼关内,到处响起“谢皇上”、“皇上万岁”等称颂之辞。
……
听着将士们感激声,王衍很是满意。
这时,他想起一件事情,道:“新岁将至,朕想要改元,定年号为‘洪武’,从明年正月开始,称‘洪武元年’,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重八大帝,不好意思了,这两个字太霸气,我看上了。
若是以后你还能称帝,再找两个字吧!
不过王衍估计,重八未必有机会了,毕竟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已经改变。
“陛下圣明!”
“陛下改的好!”
“洪者,大也,洪武,此乃彰显陛下武事之威的意思。”……
马精精们立马一阵热烈吹捧。
这些马精精,见王宗寿改封关中王,坐镇一方,位高权重,无不嫉妒的双目冒红光,鸡儿发紫。
打仗他们不行,若能用阿谀奉承引起王衍好感,捞些赏赐,岂不美哉。
可惜,王衍早已不吃这一套,他现在需要的是可以建功立业的能臣,而不是这些一无是处,只会溜须拍马之辈。
王衍直接无视马精精,让马精精们很是受伤。
……
除夕之夜,王衍带着众臣,深入军营,好吃好喝,与众军士同乐。
而此时,淮水两岸,却战火不断。
先前王衍派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牛希济携重金出使吴国,诱其进兵唐地。
吴国君臣皆畏惧李存勖,本来不想出兵。
后来听说王衍进兵关中,势如破竹,吴国君臣不禁害了红眼病,对唐国的畏惧也大为减轻,觉得李存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于是凑起六万大军,攻打唐国徐州、颍州等地。
李存勖在王衍手中吃了天大的亏,更是想从吴国补回损失,也不管过年不过年的,率领五万大军,一味猛打猛攻。
两方势均力敌,大战不断,皆是损失惨重,却谁也奈何不得谁。
……
(https://www.skjvvx.cc/a/17787/17787804/69082633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