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鸡蛋
“你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赵科长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李浪,能自觉的交出他的配方和技术。
李浪当然不会像个愣头青一样,一股脑的把自己掌握的东西交出来。
他还要靠这些来赚钱。
“科长,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生产工艺技术我可以做成一份教材交给厂里。”
“但我也有私心。我和其他几个人是好朋友,我希望厂里能给他们俩调岗做工人。”
“等我教会了他们,他俩也成为厂里的合格面包师后,我就把我掌握的配方交给厂里。”
“在给出配方之前,我和他们几个就负责几个车间的面团调配和发酵。那样,不同车间做出来的面包,就都一样了。”
“科长,主任,您两位怎么看?”
对赵科长来说,只要能得到李浪手里的配方和技术,把涛子和蔡晓丽调到面包师的位置只是小事。
赵科长爽快的说道:“没问题。从今天起,他们几个就跟着你学习,岗位是实习工,工资升一级。等他们学会后,就是真正的大师傅,到时工资再升一级。”
李浪笑了:“谢谢科长。谢谢主任。”
离开科长办公室后,王主任和李浪一起往车间走去。
“李浪,就算经历被开除的事后,你还是这么义气厚道。我没看错你。”王主任感慨的说道。
“主任,您过奖了。”
王主任不知道的是李浪帮朋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也是在为赚钱铺路。
等厂里按照他的配方和技术做出来的产品,到时候全面上市后,只要他掌握着最重要的配方,厂里就离不开他。
到时他想收鸡蛋卖给厂里,厂里的领导一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也想过收其它更赚钱的原材料卖给厂里,但风险太大,随时都会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
至于想做别的生意赚钱,同样逃不过投机倒把这一关。
只要你赚钱了,有的是眼红的人举报你。
在这个时代,想个人做生意,不可能。除非是偶尔小打小闹的,偷偷做那么一两次,赚个百八十块钱的。
去农村收鸡蛋卖给厂里就不一样了,只要有生产队的证明信,盖上生产队的章是不是投机倒把,难以界定,最后还是厂里领导说了算。
而且这个赚钱路子,只要厂里领导罩着,自己也低调点可以长做下去。
所以李浪决定继续搞鸡……应该是是搞鸡蛋生意。
王主任让他们以实习工的身份,跟着李浪学习做面包,工资还升了一级。
两人都高兴坏了。
下班时,他们特意请李浪去吃了一顿。
……
李浪第二天早上出门上班时,刚扶着自行车,打起脚撑架,又看到王蔷从中院走了过来。
连续三天都碰上了?
这邪门了啊。
今天,李浪特意晚了一会才出门,还是碰上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缘份?
缘份个鸡儿。
李浪对王蔷非常了解,猜测这是她故意制造的偶遇。
为的就是制造机会让李浪向她道歉。
事实证明他的猜测不无道理。
王蔷快走到院门口的时候,脚步慢了下来,随后又负气似的突然加快速度。
这个过程中,李浪还听到了一声轻“哼”。
李浪摇头笑了笑,往四合院门口走去。
道歉?
应该道歉的不是你吗?
王蔷同志。
李浪当然明白,想王蔷主动道歉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
第二天早上,李浪出门上班时,没再碰到王蔷。
……
“赵科长,面包和蛋糕又断货了,下一批产品,最快什么时候能做出来?”
供销科的吴科长,亲自来找赵科长催货。
赵科长:“我说老吴啊,我们生产科就那么多人,面包和蛋糕的生产线也就那么几条,你催也没用啊。等等吧。”
吴科长:“老王同志,现在没货卖啊。你们得抓紧生产。”
赵科长打趣道:“要不,你去向厂长建议,给我们生产科多开两条生产线?多招一批工人?”
吴科长:“去你的。那是你们生产科的事,还想我给你出头?我说,李浪那小子,也是神了。他接管面包生产才多久?我们的业绩就翻了一番。”
赵科长:“李浪,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
吴科长刚走,厂长就打电话来找他。
“老王同志,市里领导下午来我们厂指导工作。指定要到面包生产车间参观,你赶紧准备好。”
“厂长,怎么这么突然?”
“我也不清楚,刚接到的通知。赶紧去准备,别出岔子。”
……
赵科长看到来指导工作的市领导一行人,随行的还有别的食品厂的人。
他认出了人民食品厂的厂长、大元食品的厂长等人。
“老马同志啊,你们厂生产的东西最近很受上面的喜爱,我这次过来是特意向你们学习的。”
“马厂长,等会还请您给我们好好传授经验。”
……
马厂长马上把跟在后里的赵科长叫上前:“各位同志,这是我们厂生产科的赵科长,关于产品的事可以问他。”
几人客套了几句后,来到生产车间参观。
“赵科长,听说你们做的面包和蛋糕,在配方和生产工艺上,有了很大的改良,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
“赵科长,我也听说了,你们厂出了一个很厉害的工程师,他叫李浪,能不能让他过来给我们这些兄弟单位传授些经验?”
工厂是国营企业来参观、指导工作的,又是市领导带队,就算赵科长有心想藏着李浪也不能这样做。
毕竟革命工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如果赵科长犯傻,像个宝藏一样的李浪,可能说调走就调走了。
他偷偷的看了厂长一眼,厂长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李浪被人带到一众领导面前,不亢不卑的说了句“各位领导好”,就站在那里不出声。
马厂长和赵科长,看向李浪的眼神都带着担忧。他们怕宝藏青年李浪,会被人抢走。
“李浪同志,不用拘谨,请坐。”
李浪微笑着道谢,坐了下来。
“面对着我们这么多人,却一点都不紧王,是个人才。哈哈。”市领导说。
“领导您过奖了,我是反应慢。现在心里才开始紧王,我这心跳得啊……”
“哈哈哈哈……”
在坐的领导们都笑起来。
“领导,您过奖了。我只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在我们厂这个大集体里,我只起到千分之一的作用。”
听到李浪这样说,马厂长和赵科长的心情松了下来。李浪这人上道。
跟着市领导来参观的其它厂领导,却有点失望。
“李浪同志,请问,对于产品的改良,你有没有什么看法?”
“我有一点浅见,就抛砖引玉。就说面包,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面团的发酵……”
李浪把生产工艺上的一些改进,简单的说了出来。
这些知识技巧,他教给了厂里不少人,外面的人只要有心,想学到手也没多大难度,他也不怕说。
其它厂的人又问了一些生产面包、蛋糕的专业问题,李浪很认真的一一回答。
大家有点无语,你说李浪在敷衍吧?偏偏他回答得很认真,很多细节都说出来了。
可是他说的那些,却不是大家想听到的。
说了也是白说。
难道这个李浪只是浪得虚名?还是有什么顾虑?
知道从李浪身上得不到有用的东西后,那些人就不再问了。马厂长就顺势叫李浪离开。
回到生产车间的李浪嘴角微翘,看得出心情很好。
在这个时代,想有一个稳定又相对安全的赚钱门路,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他现在感觉到,一直在等待的赚钱机会要来了。
……
来参观指导工作的领导离开后,马厂长和赵科长谈起李浪。
“老王同志,李浪今天的表现是很好,但是,没拿到他掌握的配方,我心里还是不安。这事,你尽快处理好。”
“厂长,我明白,我马上去办。”
……赵科长把李浪叫到他办公室。
“李浪,刚才领导指导工作,让我们厂增加产量,尽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食品的需求。我们厂准备多开几条生产线,多招一批工人。”
“现在你们几个负责调配,等生产线多起来,你们肯定忙不过来。我就想直接把配方交给厂里,以后你的工作就轻松很多了,直接做大师傅,只用安排人做事。”
领导就是领导,说话就是好听。
可无论赵科长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目的也是为了拿到李浪的配方。
李浪一直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科长,我下乡的地方房山,老乡们穷,日子不好过。他们想把鸡蛋卖到城里赚一点钱改善生活。”
“但他们又没有渠道,就找到我,想让我帮忙,所以您看这事……”
赵科长想不到,因为卖鸡蛋的事情被开除的李浪,这时又打起了鸡蛋的主意。
他意味深长的看着李浪,李浪微笑的回看他。
两只狐狸大眼看小眼,然后一起笑了起来。
两人都是精明人,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白心照不宣。
“李浪,你在这等着,我去请示厂长。”
“那麻烦科长您了。”
十来分钟后,当赵科长回来时,李浪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事妥了。
“李浪,你说的事成了。厂长很关心乡下人民群众的生活,觉得我们有能力帮的就尽量帮一把。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这事就你负责。”
赵科长知道,李浪是想到乡下收鸡蛋卖给厂里来赚钱。
他特意交待李浪一些注意事项,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老话说得好,朝中有人,果然是好办事。
谈妥了这事之后,赵科长就单刀直入:“李浪,配方你看什么时候能交给厂里?”
“科长,接下来我得请一段时间的假去忙鸡蛋的事情。他们两个跟我学了一段时间,该学的也都学会了,厂里的事他们能应付得过来。配方我现在就写给您。”
赵科长激动的说:“好。李浪,做事够痛快。我没看错你。”
他想不到,李浪这么顺利的就把配方交出来。
李浪写下配方给了赵科长。他也不怕对方卸磨杀驴,因为他还有后招。
赵科长看着配方,眉头下意识的皱了起来:“李浪,这个特制材料2是什么东西?”
李浪笑了笑,说:“这个是我研制的发酵材料,可以说是配方的重中之重,市面上买不到的。您放心,我已经制作了大量的成品,现在够用一段时间的了。”
赵科长看了李浪一眼,心想:难怪这么痛快的把配方交出来,原来还留了后手,这小子也太贼了。
李浪不得不给自己留后招。他做的是富贵险中求的事,一旦事发,后果很严重。
他不得不小心谨慎,那特制材料,就连他很信任的人都不知道配方。
赵科长心里肯定有点不痛快,但他也只能认了,谁叫这是李浪的独家配方呢?他和厂长往上走的希望,放在了李浪的身上。
他和李浪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可以互相帮助也可以互相利用,但如果互相拆台对谁都没好处。
“你小子啊,心眼就是多。”
“哈哈,科长,给您交个底,用不了多久,我这特制发酵材料的配方和做法,也会一并交给厂里,您就放心吧。”
……
李浪向科长请了假。接下来几天,他就要开始往乡下跑了。
这一次的生意,他没有带上几个人。他不在厂里的时候,他们俩就要负责生产的事,厂里离不开他们。
他向他们俩各借了一百块钱。
两人听到李浪要借这么多钱,连问都没问他借钱干什么就直接把钱给了他。
……
李浪收鸡蛋的第一站就是房山。
这是他下乡呆过的地方,地方熟悉,还有熟人,办起事来方便。
第二天上午,李浪骑着自行车离开燕京城,往房山而去。
中午吃饭时间,房山某个村,广播里传出声音。
“乡亲们,有人来村里收鸡蛋,一斤3毛5分钱,要卖的算好数量,到村长家报数。”
“乡亲们,有人来村里收鸡蛋,一斤3毛5分钱,要卖的……”
广播喊了一会,很多村民往村长家里跑去。
70年代的农村,一个字就是穷。
这个时候,买卖都是国营的,他们就算想卖鸡蛋,理论上只能卖给国营单位,价格还低,一斤就3毛3分。
所以现在听到一斤3毛5分,很多村民都心动了。
李浪的搞鸡蛋之路现在马上开启。
(https://www.skjvvx.cc/a/16315/16315329/677045100.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