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摘古 > 第六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小金库

第六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小金库


  旋即一想,夜执阳又觉得这件事儿还真不好理解。

  要知道领导建立突厥汗国的部落是阿史那部,它在突厥游牧汗国中的地位类似匈奴游牧国家中的挛鞮氏,柔然游牧国家中的郁久闾氏。

  很是超然。

  关于阿史那氏的起源,《周书》《隋书》各有大同小异的传说,但是几种传说的共同点是阿史那氏以狼为图腾,酋长的牙门之前建有狼头纛,表示永不忘本。

  有史料记载,阿史那部落的祖先曾住在陇省的平凉市,公元五世纪中叶,因为受到北魏灭北凉沮渠氏的影响,阿史那部便移居高昌的北山,再移居金山南麓,臣服于柔然国,世代效忠为柔然国当做锻奴。

  锻奴,简单来说就是锻造铁器的工匠,因为阿史那氏掌握着冶铁技术,并时常来边塞吸收中原文化,这些都为后来阿史那氏团结领导其他各部,建立汗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后来,西魏大统十二年,阿史那氏的杰出首领土门降服相邻的铁勒五万余落,势力蒸蒸日上,开始反抗统治着漠北高原的柔然,并建立了突厥汗国。

  而与阿史那氏通婚的氏族正是阿史德氏,这两个婚姻氏族统治着突厥部众。

  现在,张扬翻译的这本编书的说法是,阿史那氏和阿史德氏极有可能支持着马匪。

  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皱眉不语的夜执阳并没有打断张扬,然而直至这位翻译官将这本《都斤山九十四马团反叛之谜》读完,夜执阳与钱不庭算是彻底哑火了。

  后续并没有关于阿史那氏与和阿史德氏支持马匪的依据,怀疑得彻头彻尾,至于沈千的资料更是没有寻出半点儿。

  众人暂且拜别了胡莎馆长,离开博物馆之余,夜钱两损友眉头锁成了川字。

  “阳哥,有没有可能,这本编书是从柔然流出来的东西?”

  众人在餐馆吃饭时,钱不庭突然对夜执阳道。

  “这个…”

  这位考古天才陷入思索,按照钱不庭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可能。

  自己的王朝被以阿史那氏和阿史德氏为首的突厥各部打得七零八落,后世史官记载这些事儿时,自然要给敌国这两大部落的脸上抹点儿黑。

  “有些道理,其实我还有一点儿猜测。”

  “甚至…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更大一点儿。”

  饭菜还没端上来,夜执阳趁着这点儿时间说道:“有没有可能是皇帝的小金库?”

  皇帝的小金库这种规则成熟于大汉初期。

  汉朝三公九卿里,有两个职务部门是大司农和少府。

  大司农负责国家经济,财政主要来源于田赋租税,用于政府各项支出。少府管理皇家财政,主要来源山泽口赋等,用于皇帝以及皇室日常所耗。

  山泽口赋说白了就是山、湖泊、食物等等项目中扣点儿税赋。

  按说这是好事儿,国家有国家的银库,皇帝有皇帝的小钱包,泾渭分明,谁也不耽误谁。

  问题是大汉皇帝热衷于战争,拿那位大汉千古一帝来说,打爽了收不了手,回头抄家伙的时候发现政府没啥钱了。

  到这个份儿上,这位天子豪劲儿上来了,就把自己的私房钱补上应一应急。

  还不够呢?问盐铁商人借点钱。

  一般是有借无还的那种,关键是盐铁商人也不太好吭声,主要是他们也害怕朝廷将盐铁经营权要回去。

  公私分明的制度沿袭至唐宋,唐朝国力强盛,发生变化相对较少。

  到了宋代,宋太祖考虑开国少不了打仗,打仗就是烧钱,于是专门设立了“封桩库”,把每年多余的钱放到里面,有备无患。

  法理上这依旧是属于国家财政,可惜创业者的头脑低估了富二代的浪,宋朝本身有钱,傻子放着一大堆银子不用,于是放着放着就放到了皇帝的腰包里了。

  不过大宋那群官员精明着呢,只要战事吃紧,国库有点儿乏力,官员就惦记起皇帝的私房钱了。

  于是,君臣之间因为钱这点儿事儿,矛盾就发生了。

  拿宋真宗来说,这位皇帝最常说的两句话就是:

  切诫三司,毋得复有假贷。

  内藏库专副以下,不得将库管钱帛数供报及于外传说,犯者处斩。

  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话是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别总惦记着我的钱,自己挣去!

  第二句话是威胁管私房钱的官员,禁止透露我的存折余额,但凡多嘴一句,小心我弄死你。

  当然,大宋正面例子也是有的,宋仁宗有多次是直接从私房钱补贴国家财政,数目也不小。可后世偏偏上来个搞艺术的宋徽宗,公私兼顾,皇家的政府的钱都给他倒腾得差不多,国家就差不多说再见了。

  大宋玩儿完,明清可是越来越聪明了。

  这次不是政府问皇室要钱,而是反其道行之。

  皇帝向政府要钱。

  明朝奇葩皇帝多,觉得国库的钱不是自己的钱,时不时就去敲诈一笔。

  除了敲诈政府财政,明朝皇帝还脑洞大开,自己创业搞创收。

  武宗朱厚照在后宫里开市场做买卖,自己做店长,赚钱存入自己的小钱包,后来市场越开越大,就到宫外开皇店,放驴打滚儿贷,收入巨大。

  结果呢?

  兴许是知道钱难赚,屎难吃,这些皇帝赚了钱却不舍得花,准确来说是不舍得为政府花钱,连打仗缺钱也不给。

  一路抠抠搜搜,最终将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给抠完了。

  到了清代,统治者需要用钱时,就从国库支出,每年十万两,支出来的钱由内务府管理,与户部保持独立。

  清初皇帝也定下祖训不能伸手到户部要钱。可是皇帝花钱也没有准头,像乾隆南巡,公家费用大,私人的费用也不少,缺钱了也不好问户部要,所以乾隆发明了‘议罪银’。

  简言之,交钱免去一定的罪,官员有钱,花钱免罪,再多也愿意给,反正还有机会捞回去。

  这个钱,一个钮钴禄姓氏的中堂大人交得最熟悉。

  这种创收虽然不妥,但好赖没有违反老祖宗的原则。

  可惜到了清末,慈禧又忘了规矩,伸手从户部要钱修建了颐和园,要知道这笔钱可是预作海军军费的。

  最后…约翰国一炮轰开了函夏国东南部的大门。

  回顾历史,中原王朝的皇帝,开设小金库的法子是一个比一个高明,而阿史那氏的老祖先,学习的就是中原文化。

  那么在那个草原矿业还没有大规模开发的时代,底下众多部落盯着,这些可汗如何为自己创收?


  (https://www.skjvvx.cc/a/12048/12048824/66093725.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vv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skjvvx.cc